解决同传时候听力弱的途径 | |
![]() |
发起人:eging3 回复数:0 浏览数:14379 最后更新:2016/6/2 17:08:17 by eging3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eging3 发表于 2016/6/2 17:13:04
|
解决同传时候听力弱的途径 真正深刻认识听力在英汉同声传译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下决心专项去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第一步,因为知行是统一的,知得越透彻,行动才会越坚定越投入。
我们应当意识到,对于中国译员而言,造成英汉同声传译失败最有可能的病根就是英语听力弱,这个环节若得以加强,则将为整个同传活动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听不清、听不懂就无法开展翻译,就只能干着急,所以听力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平时若能充分训练听力,则在英译汉同传实战时能少付出精力在听上面,省出更多工夫在翻译上,这样就能既保证质量又不会透支精力。 真正明确了听力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才会舍得投入时间。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这是最低量,时间越多越好,上不封顶)听一些“不期而遇”的(即随机的)母语人士讲的英语,可以是英语国家的电视台或电台中的英语节目和新闻等,或是隐去了字幕的英语电影、光碟等,或是直接与操流利英语者对话时聆听对方讲话等。之所以要“不期而遇”是要训练译员在陌生语境中摸索出如何理解活生生的真实英语的办法,因为一个同传译员将来的服务对象就是在工作中随机遇到的用各种口音谈论各种主题的各国人士。 当听到整段或整篇讲的都是不熟悉的内容,脑子里无法产生相应的图景时,就要停下来,做一些思考和理解,甚至查阅一些相关书籍资料去把那个专题内容搞明白。近十年来中国翻译界有不少人在引述或讨论图式理论,这个理论揭示了人们听、读英语的能力与人脑中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程序之间的关系。用该理论的话说,查阅资料并去思考理解陌生专题的过程就是脑海里要生出关于这个专题内容的新的图式,与原有的图式兼容,纳入己有的图式库,这样才能理解听到的陌生东西。 |
译境翻译公司BBS|上海翻译论坛|同声传译交流论坛|自由译员社区|外籍母语翻译交流|寻找上海翻译工作|兼职翻译招聘|笔译口译项目发布| 上海翻译资源| 小语种翻译资源| 证件翻译资源| 留学文书翻译模板| 翻译语料术语库| CAT翻译软件|Trados技术交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