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业翻译公司
立即在线咨询
欢迎资深译员加项目QQ
JS导航效果
|
|
|
百度胖老师吧已经报道过好心人胖老师的250多家全国媒体选摘
发起人:pangls  回复数:2  浏览数:9135  最后更新:2022/9/28 19:23:43 by nihaota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21/7/25 0:56:05
pangls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652
注册时间:2018/3/9
百度胖老师吧上海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政治处副主任石宇玉老师求救
百度胖老师吧上海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政治处副主任石宇玉老师求救

“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记乐为军人教授英语的下岗工人傅文宝

光明日报报道胖老师了!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4年10月31日

本报通讯员 杨敏 马松林 本报记者 谢军 

  上海下岗工人傅文宝,生活坎坷却不坠青云之志,利用一技之长,近8年来,义务为外语爱好者和子弟兵教授外语,受到市民和武警官兵的欢迎和称赞。

  傅文宝通过多年刻苦自学,掌握了英、日、德、法四国语言。1997年从宝钢下属一公司下岗后,没有气馁,不等、不靠,不给企业、政府添麻烦,以自己外语知识服务于社会。他自愿

当了一名教授英语、日语的志愿者,每周六上午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每周日上午在鲁迅公园、下午在人民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

  2002年4月,他接受上海武警总队司令部通讯站和武警部队一支队十中队邀请,给武警官兵教授英文。从此,他把义务服务的触角向绿色警营不断延伸,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上海武警各营区的讲台前、学习室。

  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他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力求讲得活泼、生动、有趣。他通过在每个班培养两三个优秀学生作为“小教师”,带动全班的官兵学习,台上台下互动,授课效果非常明显。以前有些英语基础差的官兵,现在也能张口说英语了。

  傅文宝的家住在上海市的北郊,到部队一趟来回乘车就要两三个小时,但他总是风雨无阻,从不延误上课时间。每次来授课,口渴了,他就喝自带的瓶装水。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给他授课费,可他硬是不收。2002年9月,他生病住院,可他依然带病准时赶到部队上课。2003年初,他的母亲病重住院。他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他想尽量多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劝慰他 “你去吧,不用管我。”3月中旬,就在他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他强忍悲痛,仍然按时来到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官兵上课,此情此景,令官兵们感动不已。

  今年7月初,傅文宝为武警七支队开办了每周四下午干部子女暑期英语沙龙,教他们学趣味英语。为的是让干部子女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

  有人问他,你如此坚持不懈地为部队官兵义务授课,图的是啥?他说 “为部队官兵服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部队这个舞台上,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去年9月,在武警部队领导的关心下,宝山区有关部门帮助傅文宝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外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他希望把一个人的力量汇成众人的力量,把一个人的事业做成多数人的事业,让更多的志愿者为官兵服务。



人民政协报报道胖老师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 

“怪人”傅文宝的下岗生活 

文/王琨 2005-12-13   

     在上海的人民公园、虹口公园、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武警部队各营区,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身材胖胖的中年男子,与一群人用外语谈笑风生,他就是原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的下岗职工傅文宝。 

  傅文宝今年四十四,因为长得胖,人称“胖老师”。有人称他“三大怪”:一怪:自己没文凭,靠自学成才,津津乐道教别人,桃李满天下;二怪:会说四国语言,至今下岗没工作,一点没怨言;三怪:家境不富裕,传道授业解惑全免费,关键时刻还贴钱。 

  八年前,下岗后的傅文宝当了一名教授英语、日语的志愿者。在傅文宝当志愿者期间,还和武警官兵结下了缘分。2002年4月,傅文宝相继接到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和武警总队一支队十中队之邀请,前去给武警官兵教授英文,傅老师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此后,傅文宝志愿服务的对象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把义务服务的触角向绿色警营不断延伸,他那胖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部队的讲台前、学习室。 

  如今,傅文宝的足迹已遍布上海的七个区,“胖老师”这一亲切的称呼在驻沪警营广泛传开,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授课日程排得满满的,他要给一支队十中队、二支队三中队、三支队二中队、四支队警通中队、五支队特警中队等九支部队上课。 

  傅文宝的家住在沪北的宝山区呼玛三村,通常到部队来回一趟乘车就要两、三个小时,总是风雨无阻,从不延误上课时间。每次来授课,他总是自带瓶装水,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给他授课费,可他硬是不收。2002年9月,他生病在长征医院住院,为了不让官兵失望,他依然带病准时赶到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战士们上课。2003年3月,傅文宝的母亲患病住在长征医院心内科,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他想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3月中旬,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傅文宝强忍住悲痛,仍然按时来到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官兵们上课。 

  几年来,傅文宝坚持不懈地为部队官兵义务授课,他送走了一茬茬的官兵,而自己头上却增添了一丝丝银发。对此,他依然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傅文宝在为兵服务的同时,还积极为社区群众服务。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傅文宝在宝山区呼玛三村成功举办了本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免费英语角、日语角。为了让宝山区的外语爱好者有机会面对以英语、日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进行英语和日语交流,胖老师自掏腰包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与外语爱好者进行外语交流。 

  2003年7月、8月高温暑假,傅文宝相继接到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虹口区新港街道之邀请,免费授课,每次三小时。下岗八年以来,傅文宝以自己的爱心与奉献坚持矢志耕耘着英语角、日语角。 

  作为一名志愿者,傅文宝最高兴的时候,是他在马路上、餐厅里、公共汽车上,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和他打招呼———“胖老师,你好”。这时,他心里热乎乎的,感到无比欣慰。 


  重庆青年报报道胖老师了!

转载北京青年报2006年3月27日星期一

第14版新闻人物 

            "胖老师''猛刮英语旋风之迷

  下岗工人自学外语15年,9年志愿组织英语角和日语角,现成为上海英语角公认的组织者.

  一位下岗9年的男子,自学4国语言创办英语角,在历经无数歧视和冷漠后,最终让"我是胖老师''成为上海英语角的标识,央视"东方时空''还为了他作了专访节目,北京青年报等报刊也相继作了报道."胖老师''用什么"法宝''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报今天带你走近上海下岗工人傅文宝......


恭喜你胖老师科学时报2006年6月27日报道你了

傅文宝:从下岗职工到“胖老师”

(2006-06-27 11:54:40)

“我是胖老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快乐地说英语吗?”在上海市人民公园、虹口公园、人民广场,这句话已成了外语角的招牌式问候语。这些外语角的召集者就是上海家喻户晓的“胖老师”傅文宝。他凭着惊人的毅力,熟练掌握英、日、法、德四门外语。在上海市人民广场的外语角,美国友人曾由衷地对他表示敬佩:“You are great!”

    可是,人们或许不知,这位亲切的“胖老师”竟是八年前的下岗职工。“胖老师”20年前开始学外语,下岗后开办了外语角,至今他的学生遍及上海、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学生们乐于向他求教,而他总是那样热心,分文不取地为学生授业解惑,当他侃侃而谈地教授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的时候,谁能不为之感动呢?

    从2002年开始,“胖老师”为芜菁部队战士免费授课。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有的战士由于英语成绩突出,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军队院校深造。如今,每周一至周五晚上,他要给几支部队授课。今年7月初,他又想干部之所想,为几支武警部队开办了干部子女英语沙龙。 

    据说,全国有上百个城市正在争办所谓的“国际大都市”,笔者不知有多少个争办市有类似的“胖老师”这样默默耕耘的播种者。据说,有许多企业热心公益事业,不知有没有哪个企业能够为“胖老师”提供室内教学条件。据“胖老师”的学生反映,至今“胖老师”仍然是家境贫寒,给大家讲课累了常喝一口自带的瓶装水解渴。

    从下岗职工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喜爱的胖老师,这其中需要我们总结的东西实在太多。

《市场报》 (2005年11月11日 第九版) 

下岗工人会四国外语 傅文宝八年免费教学(光荣榜) 

2005年11月11日 

高崇 

 在上海的人民公园、虹口公园、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武警部队各营区,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身材胖胖的中年男子,与一群人用外语谈笑风生,他就是原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的下岗职工傅文宝。

  傅文宝今年44,因为长得胖,人称胖老师。有人称他“三大怪”:一怪:自己没文凭,津津乐道教别人,桃李满天下;二怪:会说四国语,至今下岗没工作,一点没怨言;三怪:家境不富裕,传道授业解惑全免费,关键时刻还贴钱。

据记者了解,“胖老师”在下岗前就自学了英、日、德、法四国语言,并能熟练与外宾交流。1997年,他从宝钢集团下岗后,就自愿当了一名教授外语的志愿者,每个周末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鲁迅公园和人民公园办起英语角和日语角。至今已经坚持了8年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

  2002年4月起,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和武警总队一支队十中队请他给武警官兵教授英语。如今,胖老师的足迹已经遍布上海的7个区,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授课日程排得满满的。

  胖老师的家在沪北的宝山区呼玛三村,至今未婚。他对记者说:“我有两个心愿,一是办一个大型室内外语角,这样就可以不受天气影响教大家外语。二是希望找到一个善良的姑娘共同生活。”

谁为下岗职工提供活动场所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下岗职工。去年,我利用自学掌握的英语知识,在大千美食林的领导关心支持下,举办了一个短期的外语沙龙,为业余学习英语的青年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也使自己有了一个发挥一技之长的地方。现在,原来的活动场所已告结束,故我冒昧地求助于你们,能否给我牵线搭桥,寻找新的交流场所,助我们下岗职工一臂之力。

傅文宝

《新民晚报》1998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第十一版)


自称遭不公待遇 "胖老师"频频闪袭大学课堂

日期:2006-12-12 作者:孙云 来源:新民晚报

    “‘胖老师’来啦!”——近日,上海各大高校的学生中都在热议一个让大家目瞪口呆的陌生人——“胖老师”。从11月底直到昨天,这个自称“胖老师”的中年胖子已经如龙卷风一般,先后冲进复旦、同济、杉达、东华、财大、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上海金融学院等高校和各类培训学校的课堂,用机关枪一般的语速发表一番“演说”,随即又迅速消失,奔赴下一个课堂。

    短短时间里,这个“怪人”已经让高校炸开了锅,领教过的学生有点后怕,没见过的感到有点好奇。

    “胖老师”冲进课堂里

    12月6日下午2时左右,杉达大学的瞿同学正跟同学们一起上日语课,突然,一个身高1.7米左右、光头锃亮、身材几乎能堵住教室门的胖男人,撞开门冲进教室。他的身后,一个学生处的老师小跑着追来,却没法把块头很大的他拉出教室。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此人就挥舞着手中一份刊登有关他的报道的报纸,连珠炮般地说开了:“同学们,我是‘胖老师’!你们一定要上百度网的‘胖老师吧’看看我的情况,我会四国语言……”

    瞿同学说,大家显然都没听说过“胖老师”是谁,面对这位不速之客,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就连老师也没反应过来,忘记了要把他驱逐出去。幸好,“胖老师”声若洪钟、语速如枪子似的说了二三分钟之后,两名保安就赶到了。就在保安把他架出去的时候,他还不忘向授课老师道谢:“谢谢老师给我机会讲话,”然后又嚷嚷说:“你们架得动?我有300多斤呢!”

    直到“胖老师”离开后,大家还没缓过神来。不过,老师倒是在黑板上用日语写了一句话,大意是说此人脑子有问题。瞿同学的一位同学也说,她前几天在新世界培训学校读日语时,“胖老师”也曾“袭击”课堂,发表了一大段类似的“演说”,大家都觉得他可能是精神异常。

    百度贴吧“积累人脉”

    昨天下午,记者上网一查大吃一惊:百度贴吧里有关“胖老师”的帖子已接近5000条!还有不少照片真人秀。网上显示,一个月来,他已冲遍沪上各大高校的课堂和图书馆,还有人曾看见他在同济大学食堂里“偷喝”免费的菜汤。有人开玩笑说,也许是他话说得太多,以至于口渴难忍了。

    在“胖老师吧”里,通过他本人的自传以及一些转贴的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他出生于1962年,曾自学法、德、英、日四门外语,在人民公园英语角等处教授外语,1997年下岗,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有人指出,他冲进高校的做法是作秀,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积累人脉,甚至是为今后拉广告做准备。

    否认影响课堂秩序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本名傅文宝的“胖老师”。听他说话,感觉此人思路是清晰的。他声称,冲进高校课堂演说,是为了呼吁大家关注自己。有人不理解甚至用尖刻语言批评,也在他意料之中。不过,他不承认自己影响了教学秩序,因为,“只占用一两分钟而已,有时学生走神还不止一两分钟呢”。而且,自己的闯入能调节课堂气氛,也是“做好事”呢。他还说,自己已经差不多走遍了所有高校,今后还会继续“周游”。

他从『英语角』走来——下岗职工傅文宝为兵授课的故事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本报通讯员 杨敏 马松林

《新民晚报》2003年7月29日 星期二 (第六版)

“Can I help you?”(我能帮助你吗)昨天下午,当武警总队一支队十支队官兵在南京路上巡逻,用流利的英语为外国友人服务时,外国友人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武警官兵的英语具有一定的水平,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义务为子弟兵教授外语的下岗职工傅文宝更是功不可没。

傅文宝虽是个普通职工,但他通过刻苦自学,熟练掌握了英、日等国语言。1997年从宝钢集团一钢公司下岗后,他自愿当了一名教授外语的志愿者,在上海好几家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等。说起傅文宝与武警官兵的结缘,还得从大前年说起。那天是星期六,武警上海总队司令部通讯站夏教导员带着女儿到人民公园游玩,看见傅老师正热心指导外语爱好者练习口语,他上前跟傅老师交谈,把部队战士想学外语的愿望告诉了他,傅老师听后二话没说,就答应当他们的义务老师。

从此,傅文宝志愿服务的触角伸向了绿色警营。官兵们大多数英语基础比较弱,傅文宝便教他们《新概念英语》从第一册第一课上起。为了锻炼大家的听说能力,授课时他经常用英语与大家对话交流,一段时间下来,官兵们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长进。战士小张英语口语不行,傅文宝在课堂上有意让他发言,课后又主动找他会话,还叫口语好的官兵“带”他。没多久,小张的口语就变得流利起来。针对部队执勤巡逻的需要,傅文宝特意编制了“岗位英语”教材,向官兵传授辅导。由于傅文宝教得好,许多官兵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值勤时和“老外”交流得心应手,有的战士因为英语成绩突出,考上了军队院校。

傅文宝住在宝山区,去一趟部队来回要乘车两三个小时,为了避免上班高峰,他总要提前1个小时起床,风雨无阻,从不延误上课时间。每次来授课,他总是自带瓶装水和干粮,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留他吃便饭,也被他推辞;给他授课费,他也硬是不收。今年初,傅文宝的母亲患病住院,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他想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劝慰他:“你去吧,不用管我。”3月中旬,就在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他强忍住悲痛,仍然按时来到部队为官兵们上课,此情此景,着实令官兵们感动不已。


“英语角”走来“胖老师”——下岗工人傅文宝8年义务为英语爱好者讲课

本报记者江跃中通讯员杨敏马松林 20041201

    每逢双休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公园和鲁迅公园的“英语角”,总能看到一个胖胖的身影,在向英语爱好者们传授英语。他就是下岗8年来义务创办“英语角”的志愿者傅文宝。

    傅文宝还是武警上海总队官兵的义务英语老师,为子弟兵教授英语,他付出了很多,大家都亲切地管他叫“胖老师”。

    下岗办起“英语角”

    今年43岁的傅文宝,原是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的工人,通过自学,他掌握了英、日、德、法4国语言。

    1997年,傅文宝下岗后,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自愿当上了一名教授外语的志愿者,并于双休日在人民公园等地办起了“英语角”。这一举动,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

    义务服务进军营

    2002年4月,傅文宝相继接到武警上海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和一支队十中队的邀请,前去给武警官兵教英文,从此,他志愿服务的对象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傅文宝那胖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部队的讲台前、学习室。为了调动官兵的学习积极性,他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力求讲得活泼、生动、有趣。他通过在每个班培养二三个优秀学生作为“小教师”,带动每个班的官兵学习,效果非常明显。不少战士由于英语成绩突出,顺利通过考学,进入军队院校深造。

    乐此不疲讲奉献

    如今,“胖老师”的称呼在军营里越传越开。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他的讲课日程排得满满的,他要给近十支部队的官兵上课。

  傅文宝的家在沪北的宝山区呼玛三村,通常到部队一趟来回乘车就要花二三个小时,但他总是风雨无阻,从不延误上课时间。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给他讲课费,都让他婉言谢绝了。2003年3月,傅文宝的母亲不幸病逝,傅文宝强忍住悲痛,仍然按时到部队讲课,令官兵感动不已。

    心头愿望待实现

    傅文宝创办的“英语角”、“日语角”都是在室外举行的,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室内场所来代替,并愿意付出一定的费用,傅文宝也打算这样做。他希望有热心的企事业等单位能伸出援手,提供场所等。你能为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好心人“胖老师”实现这个美好愿望吗?



工人日报报道胖老师了!

科教周刊

英语角走来“胖老师”

  2005-1-20 8:55  工人日报版次:五   

  照片中的这位“胖老师”是上海一位下岗工人傅文宝,生活坎坷却不坠青云之志,利用一技之长,近8年来,义务为外语爱好者和子弟兵教授外语,受到市民和武警官兵的欢迎和称赞。

 傅文宝通过多年刻苦自学,掌握了英、日、德、法四国语言。1997年从宝钢下属一公司下岗后,他没有气馁,不等、不靠,以自己的外语知识服务于社会。他自愿当了一名教授英语、日语的志愿者,在人民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

 2002年4月,他接受上海武警总队司令部通讯站和武警部队一支队十中队邀请,给武警官兵教授英文。从此,他把义务服务的触角向绿色警营不断延伸,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上海武警各营区的讲台前、学习室。

 傅文宝的家住在上海市的北郊,到部队一趟来回乘车就要两三个小时,但他总是风雨无阻,从不延误上课时间。每次来授课,口渴了,他就喝自带的瓶装水。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给他授课费,可他总是不收。2002年9月,傅文宝生病住院,可他依然带病准时赶到部队上课。2003年初,他的母亲病重住院。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他想尽量多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劝慰他:“你去吧,不用管我。”3月中旬,就在他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他强忍悲痛,仍然按时来到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官兵上课,此情此景,令官兵们感动不已。

 去年9月,在武警部队领导的关心下,上海宝山区有关部门帮助傅文宝注册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外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他希望把一个人的力量汇成众人的力量,把一个人的事业做成多数人的事业,让更多的志愿者为官兵服务。本报通讯员杨敏马松林摄影报道 


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胖老师了!乐于施教的胖老师                                 

          记者陈华 

责任编辑 王少男  热线电话 01084229110  2005年9月3日 星期六 第二版  就业综合 

    ——宝钢集团一钢公司下岗职工傅文宝免费为群众教外语的故事--

  在上海的人民公园,虹口公园,城市规划展示等地,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个身材胖胖的中年男子正在与一群人用熟练的外语进行对话。他就是原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的下岗职工傅文宝,人们都称他〈胖老师〉。这位胖老师到底是什么人呢?                           

    傅文宝,原是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的工人,通过自学,他掌握了英  日 德 法 四国语言。1997年,傅文宝下岗后,自愿当了一名教授外语的志愿者,每周六上午8点到12点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每周日上午8点至11点30在鲁迅公园、每周日12点至17在人民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这一办就是8年,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           

    2002年4月,他相续接到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和武警总队一支队十中队的邀请,前去给武警官兵教授英语。这样,傅文宝志愿服务的对象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群体。他那胖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部队的讲台前、学习室里。

    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他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力求讲的活泼、生动、有趣、富有激情。他通过在每个班培养两三个优秀学生作为〈小教师〉,带动每个班的官兵学习,台上台下互动,授课效果非常明显,每次上完课,官兵们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以前有些英语基础的官兵,不知不觉中口语水平提高很快,不再是〈哑巴英语〉了。在傅文宝的指导帮助下,不少部队学英语的气氛浓厚起来,有的成立了英语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进行学习交流;有的在自办的队报板报上开辟了英语专栏,特意命名为 英语角,提供官兵一同学英语的阵地。有的战士由于英语成绩突出,顺利通过考学,进入军队院校深造求学;有的官兵想通过学习,提高英语会话水平,参加到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的行列。

  如今,傅文宝的足迹已经遍布上海的7个区,‘胖老师’ 这一亲切称呼在驻沪警营广泛传开,他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授课日程排的满满的。

  傅文宝的家在沪北的宝山区呼玛三村,通常到部队一趟来回车程就要花两三个小时,但他总是风雨无阻,从不延误上课时间。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给他讲课费,都让他婉言谢绝了。2003年3月,傅文宝的母亲不幸病逝,傅文宝强忍住悲痛,仍然按时到部队讲课,令官兵感动不已。

  傅文宝在为部队服务的同时,积极为社区群众服务。但是,英语角,日语角献爱心是在室外举行的,所以许多学生和家长时常要饱受烈日暴晒和风吹雨打之苦。现在,胖老师的最大心愿就是办一个大型室内英语角、日语角。



北方周末报道胖老师了!!

北方周末  2006年4月7日  星期5

  倾诉版  责任编辑:点点  实习编辑:刘霏霏  热线电话:02424869930

  责任校对:孙宇  记者:刘正军  实习记者:崔月

         胖老师义务教武警战士外语

“Can I help you?”(我能帮助您吗?)当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官兵在南京路上巡逻,用流利的英语为外国友人服务,外国友人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官兵们总会想起他们的义务外语教师--傅文宝。 

  傅文宝有个外号叫“胖老师”。别看他身材胖,可他肚里装的是满腹的词汇和语法,他通过锲而不舍的自学,精通了英、日、德、法四国语言。别看他身材胖,却是心怀宽广,乐于助人。为了能把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七年前,他自愿当了一名教授外语的志愿者,在上海好几家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说起傅文宝与武警官兵的结缘,还得从大前年说起。那天是星期六,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夏教导员带着小女儿到人民公园游玩,看见傅老师周围聚着不少人,他十分兴奋,于是试着上前跟傅老师交谈,把部队战士想学外语的愿望告诉了他,傅老师听后,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此后,傅文宝志愿服务对象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把义务服务的触角向绿色警营不断延伸,他那胖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部队的讲台前、学习室。官兵们大多数英语基础比较弱,傅文宝便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一课上起,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词汇,教语法,从不感觉厌烦。为了锻炼大家的听说能力,授课时他经常用英语与大家对话交流,一段时间下来,效果非常明显,官兵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长进。战士小张虽然在学校时英语学得不错,但口语不行,是典型的 “哑巴英语”。傅文宝便鼓励他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后又主动找他会话,这个办法果然管用,渐渐地,小张的口语变得流利起来,不再是“哑口张”了。在傅文宝的指导帮助下,部队学英语的氛围浓厚起来,有的成立了英语学习小组,有的在“队报”、板报上开辟了英语专栏,有的战士顺利通过考学,进入院校深造. 

 傅文宝的家住在沪北的宝山区,通常到部队一趟来回乘车要两、三个小时,为了避过上班高峰,他总是提前起床,从不延误上课时间,而且风雨无阻。每次来,他都自带瓶装水,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留他吃便饭,他却未吃过一次;要给他授课费,可他坚决不收。今年初,傅文宝的母亲患病住院,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他想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医院的护士得知后主动提出让她们来照顾。3月中旬,就在他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他忍住悲痛,还是按时来到部队为官兵们上课,令官兵们感动不已。 

  几年来,傅文宝坚持不懈地为部队官兵义务授课,他送走了一茬茬的官兵,而自己头上却增添了一丝丝银发。对此,他依然无怨无悔,乐此不疲。他说,我现在42岁,还可以继续干下去,为战士们服务是我应尽的责任,在这里,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奇人“胖老师”网上受推崇

2007-09-21 来源:齐鲁晚报

    近日,某知名论坛上一篇名为《在上海地铁见过“胖老师”吗?大家来818》的帖子十分火爆,网友们都在纷纷议论这位“上海地铁奇人”。查访发现,这位“胖老师”还真不简单,不仅行为不同于常人,还会说多门外语。由于“胖老师”很火,某视频网站还推出了独家专题《胖老师,你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胖老师”的古怪行为

  “胖老师”常常出没于地铁沿线,一般都是突然出现在某车厢来一番演说,然后就消失在人海之中。“各位,各位,我是胖老师,肥胖的胖……”这是“胖老师”的开场白。“胖老师”在演说中让听众们去“胖老师吧”看看他的情况。除此之外,“胖老师”还会控诉一番原工作单位对他的不公。当很多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胖老师”就结束了演讲,大喊一声“oh yeah”,然后下车。

  据网友反映,“胖老师”还经常“闪袭”上海各高校的教室推销他的“英语角”。很多第一次遇到“胖老师”的人都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但是常常坐地铁的人对他已经见怪不怪,很多人还称他为“上海地铁的一道风景”。

  “胖老师”的奇异经历

  来到“胖老师吧”,我们可以看到“胖老师”的个人资料。“胖老师”原名傅文宝,今年45岁,未婚。“胖老师”自称为上海某集团下属公司的下岗职工,并且一直受到原工作单位的迫害。“胖老师”通过锲而不舍的自学,熟练掌握了英、日、德、法四国语言,并且义务教授外语,在上海好几家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胖老师”还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外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只是由于资金问题至今没有开始营业。

  “胖老师”还在一段自述视频中讲述了自己今年2月份住进精神病院的经历。“胖老师”称他是被迫进入精神病医院的,多亏“医院院长亲自率领十位最顶尖的专家”给他做了一次鉴定,最后认为他精神正常才得以出院。


  上海星期三报道胖老师了1


上海星期三 -> 话题 

无法拒绝 

2006-05-11 08:40:52 作者: 

    生活当中总能碰到一些让你无法拒绝的事或者是无法拒绝的人,“胖老师”就是其中的典型。

    两个星期前,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来电者称自己是“胖老师”的支持者,因为我们关于“孙雯征婚”的报道做得有影响力,所以也想通过本报为“热心公益事业的胖老师”公开征婚。

    “胖老师”是何许人?在网上一查,果然搜索到不少媒体的报道。他大名傅文宝,是某企业的下岗工人,下岗9年中,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法语,热心组织“英语角”,义务帮助一些人自学外语,在鲁迅公园、人民广场等地的“英语角”颇有点名气,是这些地方“英语角”的组织者,因为体型有特点,才得到这样一个称呼。胖老师的父母已经双双过世,他独自一人生活,从未谈过恋爱,44岁的他今年最大的心愿是找到一位心地善良的伴侣。

  在讨论选题的时候,有记者提出大概在一年多前就采访报道过胖老师,而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北京青年报》、央视《东方时空》等媒体近期都已对胖老师作了全方位的报道,从新闻的角度来看,已经失去了独家和原创的优势。于是,“为胖老师征婚”这个题目,就被搁下了。

    但是,笔者显然低估了胖老师的执著。在此后的两周内,不断接到那个“胖老师的支持者”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短信,要求本报采访报道胖老师,为好心人征婚。虽然所有的电话都来自同一个熟悉的声音,但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儿还是颇具说服力的。

    有报道说,胖老师身上有“三怪”:一怪,自己没文凭,津津乐道教别人;二怪,会说四国语,至今没工作;三怪,家境不富裕,传道授业解惑全免费。虽然没与他见过面,但即使从电话中,也能听出胖老师的行事方式与众不同。他热心、他热情、他执著、他自信,但有时,他的这些优点会给人带来压力,让人在无法拒绝间生出些别样的情绪来。

    寥寥数笔,或许没有讲清胖老师的故事。他,有那么点“另类”。如果想结识这个人,请来电。


青年报报道好心人胖老师了

七年如一日免费教口语

本报讯/记者 龚小莉2003年7月27日

“胖老师,这是我儿子的同学和老爸。”“好啊,好啊!这边来吧,和她们一组。”

昨天早上九点,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前,金峥嵘指着儿子身旁的李树强父子,向一个胖胖的被周围所有人呼作胖老师的中年男子介绍着,胖老师并没有把时间花在寒暄上,直接将两名孩子引到了正在用英语热烈交流的人群中。大热的天,城市规划展示馆前还是不断有新的人加入进来,半小时不到,已有四五十人,胖老师就不断穿梭在用口语热烈交流的人群中。

胖老师叫傅文宝,1997年35岁那年,他就从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下岗。尽管下岗,但多年的自学为英语、日语打下了扎实的功底,正开始攻克德语、法语的傅文宝就琢磨着如何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于是,他开始尝试在人民公园、虹口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吸引了一批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

口语角一开始就无法收拾,尽管傅文宝家住宝山呼玛三村,但是每逢周日上午8:00——11:30虹口公园以及后来开辟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周六上午8:00——12:00的口语角活动,傅文宝都早早地赶1个多小时路过来等着人们的到来,从来没有缺席过。父亲三年前就已经去世,而三个月前,傅文宝的母亲患病住进长征医院,本来身为儿子的他应该照顾母亲,但是他又放心不下口语角,还是得知情况的好心护士们主动帮他照顾了母亲。而母亲去世的第二天,他却忍住悲痛,按时来到上海市武警总队通讯处为官兵们上课,令官兵们感动不已。

七年来,傅文宝做的这一切,他都没有向任何人索取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指导外语学习技巧和会话交流全部分文不收。没有工作的傅文宝自己的生活怎么办?口语角里了解他生活的人于是介绍一些宾馆、企业等单位的口语培训给他,让他有一些微薄的收入可以糊口。

“让更多人掌握一些外语是我最大的心愿”傅文宝为了这个口语角至今也没有成家,单枪匹马挑起如今已经四个点的口语角活动,还自愿免费为武警官兵上课。“有时候就是觉得有些孤单,毕竟我只有一个人,如果有更多的人可以关心这个口语角该多好。”曾经有人责难口语角“一大堆人聚在一起影响了城市的风貌”而赶他们走,让孤军奋战的傅文宝一直都很难过,他说自己好想让口语角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





中华联合新闻通信社报道胖老师了 

中联社  特约记者  石春敏    2008-01-15 22:34:51                           

                          风雨任弛骋 真理自在心                         

    乘地铁没什么奇怪的,乘地铁看不见胖老师那就奇怪了!这是最近十个月以来乘地铁的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一个号称三怪:《一怪,自己没文凭,津津乐道教别人,桃李满天下:二怪,会说四国语,至今下岗没工作,一点没怨言,三怪,家境不富裕,传道授业解惑全免费,关键时刻还贴钱》的胖老师,他几乎每天风雨不断从一部地铁换乘到另一部地铁,从一号线到二号线,甚至三  四  五号线都能看到,几乎都喊着同一句话,胖老师,肥胖的胖,请大家到百度去贴把,胖老师吧看看,宝钢集团多么的腐败,暴力的手段 绑架 谋杀 招摇 诽谤 奉送一堆,请大家到百度胖老师吧看看,宝钢集团多么的腐败耶。。。。

  那胖老师是何许人也,就让我们走进胖老师

    胖老师原名傅文宝62年2月15日出生,出生贫寒的家庭,父亲是个伤残的退休工人,母亲是个半瘫的家庭妇女,原在上海第一钢铁集团公司工作,工作完之后就回家继续学习,晚上到夜校学习,17年来自学英文 日文 国际贸易等,于97年5月向公司提出自愿下岗到社会去创业,97年8月份在大千美食林董事长王海泊先生的支持下利用下午2:30到4:30在大千美食林餐厅成功的举办英文  日文会话午茶沙龙,在短短的四个月中成功的吸引了超过3000人的消费者前来参加由其主持的英语,日语会话午茶沙龙,还有大量的外宾来自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德国 法国70%消费者是受到良好教育的有工作的成年人30%是上海各大学的大学生,在大千美食林外文沙龙被迫停办以后,曾找过数百家有名的大饭店 宾馆 总经理,他们看了报告之后大加赞赏,可以给予支持,但看了下岗证明之后认为胖老师自学成材不容易,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当问及是何原因,这些宾馆饭店都回答,“你的外文这么好为什么你单位不用你,还叫你下岗.你单位说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所以不能和你合作”所以至今都没有工作,但胖老师依旧没有退却,此后就当了一名外语志愿者,在每周六上午8:00到12:00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每周日上午8:00到11;30在鲁迅公园,下午12:00到17:00在人民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这一办就是八年之久,此后他还免费为武警部队官兵和其子女授课,风雨不断,在胖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不少部队学英语的氛围都浓厚了起来,有的成立了英语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进行学习交流,有的在自办的队报,板报上开辟英语专栏,特意命名“英语角”,供官兵学习交流;有的官兵因英语突出,顺利通过考学,进入军队院校继续深造;有的官兵想通过学习,提高英语会话水平,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志愿者;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在宝山区呼玛三村成功举办了本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免费英语角,日语角,为了让宝山区的外语爱好者有机会面对英语,日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进行英语和日语交流,曾自掏腰包请外国大学,复旦大学,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带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做出租车来宝山呼玛三村的英语角,日语角,为宝山做了一件好事实事,为宝山区下岗再就业,地区的精神文明,商业繁荣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月,其母亲患病住在长征医院心内科,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胖老师想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劝慰道:“你去吧,不用管我,我将不久人世,再也没有亲人来照顾你了,你至今还没成家,爸妈都没本事,让你作为我们的儿子吃了好多的苦,这是我唯一放心不下的,有解放军来关心你,我可以放心的走了,好好的用心为解放军服务,要好好的珍惜这个机会,解放军就是你唯一的亲人了。”三月中旬,就在其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依旧强忍着悲痛,仍然按时来到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官兵们上课;部队领导得知其想办一个室内英语,有相对固定的收入,能更好的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更好地拥军,同时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成家立业,所以就帮其协调宝山区的工商局,质量管理局和税务局,在他们的直接关心下,找了一家开发公司支持胖老师,于2003年9月30日帮其注册了“上海市傅文宝外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2003年7月,8月高温暑假,相继接到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虹口区新港街道的邀请,作为志愿者,分文不收,免费每次三小时,每星期一次各五次为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港街道成功举办了英语沙龙,使虹口区祖国的花朵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而又充满欢乐和进步的高温暑假,得到了虹口区青少年的家长和相关领导的好评。                 

    其实胖老师的事迹还有很多,也许你会认为一个称得上人才的人应该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但由于某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或组织在其中阻塞,混淆视听,就会使得原本正确的事情也会变得不正确,就算胖老师上述所说有误但谁能真正坚持这么久呢?公道自在人心,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再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以后会有一个真正评判给予胖老师的!但我只想说一句,好心人自有好报的,鼓励大家多多学习胖老师甘为孺子牛,默默奉献自己所能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也期待社会正气的必然长存!



  中国社会报报道胖老师了                            八年爱心奉献期待圆满   

〔 作者:本报记者 王 铭 〕 2005年6月23日


“给我倒杯水好吗?凉的。” 傅文宝没有吃记者送他的香蕉,而是大口地喝起了冷开水,“每天都要在几个地方来回跑,讲课很费嗓子,身上带的一壶水早干了。” 

“下岗8年了。”傅文宝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却很充实。 

从那一天起,他自愿当上了一名教人英语、日语的志愿者。每周六上午8-12点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每周日上午8-11点半在鲁迅公园、每周日中午12点至下午5点在人民公园陆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到现在从未间断过,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 

2002年4月,他还相继接到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和武警总队一支队十中队的邀请,前去给武警官兵教英文。 

今年44岁的傅文宝身体很胖,在这些年的讲课生涯里,也得到了一个“胖老师”的绰号。也因为他的为人,有人称他“三大怪”:一怪,自己没文凭,津津乐道教别人,桃李满天下;二怪,会说四国语言,至今下岗没工作,没一点怨言;三怪,家境不富裕,传道授业解惑全免费,关键时刻还贴钱。 

许多人并不理解,傅文宝究竟是为了什么? 

自学圆了外语梦 

1981年8月7日,傅文宝招工进了上海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开小火车,主要将生铁、石灰、焦碳运输到化铁炉里。傅文宝记得上班8小时下来,满身都是烟火色的灰尘。 

一间13平米的房间是他的家,里面住着爸爸和妈妈。爸爸是个退休工人,妈妈是个家庭妇女,都没念过几天书。 即便如此,妈妈还是经常鼓励他“要做个有用的人”。 

在傅文宝看来,真正让他的想法发生变化的还是隔壁邻居——复旦大学的一个外文教授。“他常跟我说,如果你能够掌握一门外语,会令你的生活丰富起来,人也会变的更自信。” 一天晚上,傅文宝做了个梦,梦到自己会说流利的英语,妈妈在旁边很开心,说:“儿子现在有出息了,能讲这么流利的英语。” 从这以后,傅文宝坚定了学外文的决心。在那位教授的指引下,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去了鲁迅公园的英语角,可他发现自己一句也听不懂。  “笨鸟先飞”,傅文宝没有放弃,从基础的东西开始学起。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上下班路程又远,傅文宝下班后不回家,晚上就住在单位那间不到6平方米的更衣室。 这样的生活,傅文宝坚持了整整5年。随后,他还学了日文、德文和法文。此时,他已能熟练地与外国朋友交流、沟通了。 原以为生活会因此而改变,但问题接踵而来。1997年,傅文宝下岗了。 

下岗后的另一片天 

1997年5月,当厂里宣布傅文宝下岗时,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赖以生存的饭碗没了,妈妈怎么也想不通:儿子读了那么多年外语,为什么厂里还是让他下岗?读了那么多年的书难道都白读了? 

傅文宝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想了很久,下岗了也不应该等着别人来救济,也应该有所作为才对。”傅文宝一心琢磨着如何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 

有一天,傅文宝到希尔顿宾馆找外国人练习口语,正好碰到了一个西班牙的企业家向他问路打听徐家汇的“大千美食林”怎么走。 “我当时一方面想帮他,另一方面也想跟他练习口语。”也就是这一次偶遇,又让傅文宝看到了希望。带着这个西班牙企业家找到“大千美食林”的总经理、美籍华人王海泊先生后,王对他表示了感谢,带他参观了饭店。此时,他发现二楼中餐厅至少可容纳500人,下午2-5点也是无人用餐,场地空闲。 “我便建议跟王先生合作,双休日在此办一个室内的英语角和日语角,来的人每人付5元钱,他的午茶费是每人两元钱,并约定剩下的3元钱给我。”第一个星期六傅文宝靠自己挣了60多元钱,他清楚地记得将钱交给爸爸、妈妈时他们的喜悦。 “那时,使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原来我学的外文是有用的。”但后来因为王海泊先生因故不再经营餐饮业,卖掉了饭店,傅文宝举办的英语沙龙也被迫停止了。 

  “为部队官兵服务是我自愿的。” 

傅文宝的热情得到了广大外文爱好者的肯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结识了一批新人——武警战士。 

2002年的一个星期天,武警上海总队司令部通信站的夏教导员带着女儿到人民公园游玩,看见了正在热心指导外语爱好者练习口语的傅文宝,上前与他交谈了一会儿,并把部队战士想学外语的愿望告诉了他。 

“我当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从此,傅文宝志愿服务的触角伸向了军营,当起了武警战士的义务英语老师。 

截至目前,已相继为8支部队上课,现在每周三晚上给武警总队医院护理部上课,另外还义务为七支队、二支队和武警总队医院的职工子女教英语。 

傅文宝一直坚持义务服务,部队领导很是过意不去,硬要给授课费,他却坚决不取分文。他告诉记者:“为部队官兵服务是我自愿的。” 

2002年9月,傅文宝的母亲因病住进了长征医院心内科,因为要照顾母亲,所以就不能给战士们上课了。可就在那时,母亲对他说:“你去吧,我也没多少日子了,只是你至今还没成家,我放心不下。爸妈没本事,让你吃了这么多苦。好好用心为解放军服务,更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护士长听说后,主动提出了让她们来照顾我母亲,我当时真的很感动。”2004年3月中旬,在母亲病逝的第二天,傅文宝强忍着悲痛,按时来到了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官兵们上课。 

直到今天,他一直觉得对母亲亏欠许多。 

未来的愿景 

部队领导被他的精神感动了,帮助协调了宝山区工商局、质量管理局和税务局,并得到了一家开发公司的支持,于2003年9月30日帮傅文宝注册了“上海市傅文宝外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傅文宝感到很欣慰,“武警部队给了我家的感觉,我也把武警部队当作我的家,有家的感觉真好。” 

在为兵服务的同时,傅文宝还积极为社区群众服务。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在宝山区呼玛三村成功举办了本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免费英语角、日语角。2003年7月、8月高温暑假,他相继接到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虹口区新港街道的邀请,免费举办英语沙龙。 

傅文宝告诉记者,他现在很需要找一家合适的企业提供室内场所,培训中心、党校、会议厅等等,白天企业用,晚上提供给他办英语角、日语角,由他提供生源,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傅文宝戏称这是自己爱心奉献的八年长征,他深信“好人一定有好报”,到时也会找到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一起走完一生。 


  科技日报报道胖老师了2005年8月13日

  英语角走来"胖老师"

                      秦藕娟本报记者王春

        8月8日,台风"麦莎"横扫申城的威力还未散尽,聚集在人民公园英语角的学习者们在屋檐下躲着零星的"暴雨",围着一位"胖老师"用英语热烈的交谈."胖老师"是上海一位下岗工人傅文宝,生活坎坷却不坠青云之志,利用一技之长,近8年来,义务为外语爱好者和子弟兵教授外语,受到市民和武警官兵的欢迎和称赞.

    傅文宝1981年8月7日招工进上海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开小火车,当时一家3口住的是1间13平方米的房间,家境比较困难.通过自学,他熟练掌握了英,日,德法四国语言.1997年下岗以后,他当了一名教授外语的志愿者,分别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鲁迅公园和人民公园办起了英语角,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2002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志愿服务的对象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把义务服务的触角向绿色警营不断延伸,那胖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上海武警各营区的讲台前,学习室.       

      傅文宝家住在上海市的北郊,通常来到部队一趟来回乘车要两三个小时,每次来授课,他都喝自带的瓶装水.部队领导要给他授课费,他坚决不收.2003年初,他的母亲病重住院,3月中旬,就在他母亲不辛病逝的第二天,他强忍悲痛,仍然按时来到部队为官兵们上课,令官兵们感动不已. 

      几年来,傅文宝坚持不懈地为部队官兵义务授课,他送走了一茬茬的官兵,而自己头上却增添了一丝丝的银发.对此他依然无缘无悔,乐此不疲.2003年,在地方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傅文宝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外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他希望把一个人的力量汇成众人的力量,把一个人的事业做成多数人的事业,让更多的志愿者为官兵服务.如今"胖老师"最大的心愿是办一个大型室内英语角,以免学生和家长饱受室外的烈日暴晒和风吹雨打之苦,需要寻找一家合适的企业提供室内场所,"胖老师"负责生源,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采访过程中,"胖老师"傅文宝一直重复着这句话,"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简单朴素的语言里流露出胖老师最真实的想法




我认识一位“胖老师”

今年夏天最热的那段日子,我到一个中队“送清凉”顺便和中队的干部座谈。座谈会临近结束,突然有个地方上的胖子出现在会议室门口,他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嗲声嗲气地和我们打起招呼:“各位首长好!”。这个留着近似光头、穿着一件皱巴巴花格子T恤的胖子的突现,使我感到很是意外,“哪来的混混儿!天桥练摊儿的溜达到上海滩来了!看来部队管理的确不严,这样的人竟能如此顺利地进入营区!”我暗自思忖着,脸上露出不快。“哦吆,这位首长面生嘛,您不认识我吧?我就是义务为你们战士辅导英语的胖老师呀。”依就是嗲声迭起,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的反感,竟亲热地径直向我伸出手来,“How do you do?”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让我有点无措,我看了一下在座的其他同志,大家都乐呵呵没有异常反应,我便条件反射地站起来,“How do you do.”我半是调侃地回敬他。“首长也喜欢讲英文呀?以后可以共同探讨的呀。”说着便递上了他的名片。中队长见状连忙打断他的话,“胖老师,这是我们刚来的副支队长,我们正在开会,你先到俱乐部休息吧”。“好呀,好呀,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Bye——”。那人倒是很知趣地走开了。

“何许人也?”或许是我一脸的疑惑,其他同志忙向我解释:他大名傅文宝,大家都喊他“胖老师”,当天他是到中队辅导战士学习外语的。其实,“胖老师”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告诉我的,大概他的体形比较有特点,人家习惯这样称呼他,而他自己也喜欢人家对他的这个称呼。大家又七嘴八舌围绕“胖老师”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便不再说他什么了。后来,我从一家媒体的报道中得知,“胖老师”是某企业的下岗工人,下岗8年了,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法语,热心组织“英语角”,义务帮助一些人自学外语,在鲁迅公园、人民广场等地的“英语角”颇有点名气,是这些地方“英语角”的组织者。 “胖老师”的事儿还真的被多家媒体报道过呢。又闻:“胖老师”的父母已经双双过世,他独自一人生活,40多岁了,尚未婚配。由于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外语和义务帮助他人学习外语方面,仅靠朋友帮忙偶尔为一些企业做点短期外语培训换取些收入,在上海这个高消费的城市里,日子过得紧张而清苦。其实,真正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几年来热心为武警部队的干部、战士乃至家属、子女辅导英语,从不计报酬。“胖老师”家住宝山,每天从家中到市内,往返路上都要3个多小时,他能坚持下来,的确不易啊!

“胖老师”对帮助别人学习外语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这种热情让人似乎无法抗拒。由于在中队那天我出于客气对他的赞美,“胖老师”竟坚持要和我共同探讨学习英语,说要帮助我走出“哑巴英语”的困境,为此,他通过总机给我打了两三个电话,说要落实给我上课的时间和内容,这一点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对于一个下岗在家,没有固定收入,而且整天忙个不停的人来说,我从内心不想多麻烦他了,更何况我现在的工作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于是,我委婉地告诉他我学习英语多年了,最近我在读一本比较专业的英文原著,希望掌握某些专业方面的词汇和了解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现在工作任务很重,学习时间难以确定等等,想以此推辞掉他对我的好意。哪知道他却说“好呀,没有关系的,学习时间你自己定吧,只要你有时间就行呀,我下周到你办公室的时候带上一本词典,让我们共同探讨”。还要拒绝吗?我实在想不到什么更好的理由了,就着样,第二个星期他真的就如期而至了。

“胖老师”走进我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满头是汗,我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赶过来的。他进门就从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掏出一本破词典和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册子,并说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测试一下我的英语水平。我不知道那本小册子是什么宝贝,连忙向他手中扫了一眼,《快乐学英语》,新东方少儿英语(KIDS ENGLISH),有没有搞错啊?难道要用这本少儿英语测试我的英语水平?这不是浪费时间嘛,我感到很不可思议。我心想:我可是早就告诉你“胖老师”我是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并且还通过了研究生英语全国统考的,这些可不是和你瞎吹的。“胖老师”对我的惊诧没作任何反应,他仿佛将我曾经向他说过的这些话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算了,既然这样我也不再解释,不就是少儿英语嘛,还能测出什么水平不成呢。他闲话不说,随手翻开那本小册子开始问我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他说汉语,让我口译成英语,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被他问的目瞪口呆,张口结舌,满脸通红。其实,这些口语中的单词都是及其简单而且都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一旦要开口说了就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往往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胖老师”还真够可以的,他上来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啊!别看他平时对我们这些支队领导非常的谦恭,甚至表现出一种谦卑,可是,一旦我不能准确回答他的提问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尽管是第一次到我的办公室,他也没有给我留丁点儿个面子,他用近乎命令的口气说“拿笔记下来!然后给我背五遍!”哦,我真的是自讨苦吃!栽了,栽到“胖老师”手中的儿童英语上了!

谁让俺回答不出来呢?认栽吧!如此这般,我无法拒绝他的“命令”,等我完成了他的任务,他微笑着说“Good”,那种表情真让我感到更加难堪。第一次课邻近结束的时候,“胖老师”突然提出要看看我说的那本英文原著,我说书是从朋友那里复印的,其他大部分都放在家里,手上只有两三张,他坚持要看看,我拿出其中的第一张。他当着我的面情不自禁地低声读了起来,读完一段之后对我说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意思,由于我事先已经看过了,心中自然明白,说实在的,“胖老师”对如此专业的英文资料理解起来也并非得心应手,他不再和我探讨如何帮我学习这本原著的事情,我的虚荣似乎由此得到一点满足。

“胖老师”第二次到我的办公室是第一次课之后的一个星期,这次他要检查我对上次那本小册子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了挽回点面子,自上次课之后我还是花了一点时间认真地学习了那本小册子。检查的结果让“胖老师”总体满意,我也似乎从中得到点感悟,而我那颗被伤害的自尊心经过了一个星期的修补也逐渐恢复了常态。这次“胖老师”不再说儿童英语的事情,而是从那只塑料袋中掏出另外一本书,我一看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不禁窃喜,这个本子当初为了考大学我可是每篇都背过的,尽管是16年以前的事情,但毕竟是花过一番功夫的,用这个本子给我上课是不是太低了点?于是,我故意提醒他说这本书我在中学的时候认真读过的,没想到他竟然说“你学的和我的这个不一样的,我这可都是精华!”天啊!同样的书还有不一样的?你“胖老师”也忒吹牛了点吧!“胖老师”说着就打开书,“你最好拿出一个本子来”他眼都不抬。接着又开始了他说一句汉语我说一句英语的练习,又是一些个简单的句子,但是的确很常用也很有用。嘿!真是邪乎了,我遇到了与第一次完全一样的尴尬,接下来又是近乎命令的口气“拿笔记下来!给我背5遍!”如此这般,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大约20句的时候,“胖老师”才停下来。这次课结束前他对我进行当堂测试,我顺利过关,他很高兴地说“很好,很好,很不错了。不过,这本书到处都能买到的,你回头不要自己买回家看,我就是要从另一个角度让你重新掌握这些东西的。”离他给其他人上课还有一些时间,“胖老师”和我聊起他对学习英语的体会,他说:一个人学习外语如果不能开口说是不行的,语言本身是便于当面口头交流的,你如果不会说怎么行呢?事实上,如果不能开口说,很多单词就容易忘记。在我国,我相信凡是能开口说外语的人外语水平都不会低,因为很多人都是学习了很多年外语都不会说的。中国不是美国,在美国,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或许认识不了几个字,中国人和他们不一样。如果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怎么算学好英语了呢?你们部队的同志如果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将来的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工作。

“胖老师”说他除了外语和“英语角”上一起共同学习外语的朋友外,别无其他了,“父母都不在世了,我下岗8年,40多岁了,头发都开始变白了,至今连恋爱都没有谈过。”“你为何不先成家呢?”我此话一出便感到冒昧。“事业无成呀,谈什么恋爱,养家户口需要钱的呀,自己苦点就算了,哪能让别人跟着我受苦呢。”“胖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特别轻松,我猜测他不知说过多少遍了。对于未来,“胖老师”说他有一个特美好的构想,一个愿望,希望能和其他企业家合作办一个外语培训机构,那是个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英语角”,是一个所有想练习外语口语的人的好去处,当然可能不再是免费的。我问他有多少人能愿意去呢,特别是收费以后还有这么多的人愿意参加吗?“学员没有问题啊,我胖老师在上海的学生多着呢,我是桃李满天下的呀,这几年来给我留下电话的学生有几千个的”。说起他的“英语角”朋友,“胖老师”顿时眉飞色舞起来。我并不怀疑他真的有几千个“学生”,大上海这么多人,有几千个人到过他的“英语角”是完全可能的。“我现在是有营业执照的呀,都是我朋友帮我办的,他们看我没有钱就找工商局的人帮我讲话。不过,我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不能正常开业的呀,工商局的人说如果再不开业我的执照会被吊销的呀。”说到这里“胖老师”便流露出一脸的无奈,仿佛美好的未来正从他的眼前淡去。对于“胖老师”自己勾画出的美好未来,我真的不知道梦想和现实之间到底还有多远的差距,我甚至怀疑“胖老师”选择的路是不是一条金光大道。但是,面对一个下岗8年,通过自学掌握多种外语的人,谁又能够轻易断言没有奇迹发生呢?


新华社上海分社报道上海好心人胖老师了

2005-12-19 10:57:13

一位上海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下岗职工怪人胖老师-傅文宝,何以能感动中国??? 要想帮助知道胖老师更详细的故事和联系方式请上百度贴吧胖老师吧

百度胖老师吧在上海的人民公园、虹口公园、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武警部队各营区,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身材胖胖的中年男子,与一群人用外语谈笑风生,他就是原上海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的下岗职工胖老师-傅文宝。

傅文宝今年四十六,因为长得胖,人称胖老师。有人称他"三大怪":一怪:自己没文凭,津津乐道教别人,桃李满天下;二怪:会说四国语,至今下岗没工作,一点没怨言;三怪:家境不富裕,传道授业解惑全免费,关键时刻还贴钱。

下面,就让我们来与他对话,听听他的故事吧。

1、怎么想起要学外文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自学的?

我是1981年8月7日招工进上海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工作的,当时开小火车,就是把生铁、石灰、焦碳运输到化铁炉里,两个早班、两个中班、两个晚班,两天休息。上班时,8小时下来,满面灰尘烟火色,地下的灰尘好几寸厚,风一吹,什么也看不见。爸爸是个退休工人,妈妈是家庭妇女,都是文盲。当时家里只有一间房间,13个平米,妈妈常跟我说:"儿子啊,爸妈都是文盲,家里条件不好,你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个有用的人,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赌博。如果你把有限的钱花完了,你只能喝西北风啊。"

我有个邻居是复旦大学的外文教授,经常看到他与学生在一起用外文交流、看外文报纸,他常对我说:"掌握一门外语,你会增长很多知识,你的生活会丰富多彩,更有自信。"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到自己会说流利的英语,妈妈在旁边很开心,说:"儿子现在有出息了,能讲这么流利的英语。"从此,我坚定了自己学外文的决心。教授告诉我:在上海几个大的公园,都有英语角,可以去学习。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去了鲁迅公园,看到有很多人在讲英文、日文,我看着他们在流利地用外文交流,可自己却一句也听不懂,心里不由地感叹: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有多好啊。更坚定了从此开始自学外文的决心。

我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就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多余的房间,而因为上下班路程远,花费时间太多,所以我就下班后不回家,一个月回家一次,待在单位只有6个平米的更衣室里学习。晚上,在单位食堂吃过晚饭后,再坐公交车到外国语大学成人夜校学习英文。下课之后,再回单位6个平米的更衣室里学习,困了就坐在凳子上打瞌睡,醒过来继续看书,这样坚持了整整5年。

2、在自学之前的外文基础怎样?

我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读的高中,当时学习氛围没有,自己的外文基础很薄弱。

3、学外文多少年了?有没有考过证书、学历?为什么没有考?

从1982年开始学英语,1987年开始学日文,其间学了些德文和法文,一直到1997年下岗。从来没有考过任何证书、学历。我认为学外文主要能够达到跟外国友人顺利交流、沟通的能力是最主要的,证书、学历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人的真正水平。

4、什么时候下岗的?下岗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1997年厂里的效益大不如前,没多久就合并给了宝钢集团,我不幸被排上了第一批下岗人员的名单,赖以生存的饭碗就这样给砸了。5月份,我下了岗,那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妈妈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儿子读了那么多年外语,为什么厂里还是让他下岗?读了那么多年的书难道都白读了?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外文钻研就这样白费了吗?

5、怎么想起走上社会、举办英语角?为什么不去找一份工作,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

下岗了,我认为下岗工人不等于就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也应该有所作为,所以没有气馁,不等、不靠、不给企业**添麻烦,琢磨着如何以自己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上海市的精神文明做出一个应有的奉献,所以11年前,义无反顾地走向社会,去迎接社会的大风大浪的考验,开始自己的爱心奉献的11年的长征。有一天我到希尔顿宾馆找外国人练习口语,正好碰到一个西班牙的企业家,问我到徐家汇的"大千美食林"怎么走,我为了能跟他练习口语,就自愿带他到那里。

找到"大千美食林"的总经理、美籍华人王海伯先生,他个子高高的,胖胖的,戴着眼镜,非常有风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对我表示感谢,同时给了我一张名片,又带我参观了他的饭店,有五个楼面,非常大,特别在二楼的中餐厅,至少可以容纳500人,下午2:00到5:00无人用餐,场地空闲,我便建议跟他合作,双休日在此办一个室内的英语角和日语角,来的人每人付五元钱,他的午茶费是每人两元钱。他当场表示同意,并约定他拿两元我拿三元钱。

第一个星期六只来了二十几个人,我第一次用我的才华挣了六十多元钱,回家时我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爸爸妈妈,他们高兴得不得了。我记得在那天我妈妈精神特别的好,那时候我家里总是有好多邻居来串门,问我的情况,我妈妈总是热情地自豪地向邻居们介绍自己的儿子学习是多么的刻苦,多么的用功,多么的孝顺。我家住在三层楼,从底楼一层到顶楼五层,所有的邻居都知道我下岗以后,用自己的才华能赚很多钱,外文特别的好,他们都非常羡慕。

第二天来了五十多个人,我挣了一百五十多元钱,而当时我的下岗工资只有二百八十元,这使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我学的外文是有用的,应了这么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搞了一年多,最多时一次来三百多人。后来王海泊先生因故不再经营餐饮业,卖掉了饭店,我举办的英语沙龙也从此被迫停止了。其后,我也找过不少的宾馆、饭店,因为我第一次办的英语沙龙是无形资产,吃一堑长一智,我要跟合作的单位签订协议,但一直没找到一家企业愿意跟我签订协议的。

6、献爱心怎样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的?

参加英语角的原意是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服务,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遭到了不少"歧视",认为我是"捣浆糊"的。很多人都怀疑我的能力。但我并没有因此打起退堂鼓。我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每个周末,我风雨无阻,准时到各大公园的英语角主动同大家交流。

有次下雨天,我照例到了鲁迅公园的英语角,撑着伞耐心地等待着。过了没多久,来了一个小伙子,他看了看我,有些踌躇不定。我主动迎上去,微笑着用英语同他打招呼:"Hello,welcome to here."我们两人就此用英语聊了起来。一个多小时以后,来的人越来越多,我终于融入了英语角圈子,慢慢地有了不少固定的外文爱好者朋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胖老师无偿为大家服务已达11年之久,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财力、精力。

7、怎样认识武警部队的?怎样邀请你到部队为官兵服务的?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为武警部队服务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部队给了你哪些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部队怎么评价你给部队义务服务的?

2002年的一个星期天,武警上海总队司令部通信站的夏教导员带着女儿到人民公园游玩,看见我正热心地指导外语爱好者练习口语,就上前跟我交谈,把部队战士想学外语的愿望告诉了我。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我志愿服务的触角伸向了绿色警营,当起了武警战士的义务英语老师。我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力求讲得活泼、生动、富有激情,每次上完课,官兵们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为部队官兵上课,我一直坚持免费义务服务,未收过一分钱,部队领导过意不去,硬要给授课费,可我坚决不收,我认为:为部队官兵服务就是拥军,就是意味着牺牲和奉献,是不能讲价钱的。

截止到目前,我已经相继为9支部队(武警上海市总队司令部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二支队三中队、三支队二中队、四支队警通中队、五支队特警中队、七支队五中队、上海市武警总队医院护理部、上海市武警总队司令部直属警备中队)上课,另外还义务为七支队、二支队和武警总队医院的干部子女教授英语,目前,每周六和每周日晚上6:30到20:30,给上海市武警总队六支队和八支队的干部子女辅导英文,这不仅减轻了部队干部的负担,又使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感到了开心,也得到了进步。

我记得有一次二支队的一位军官找我说是我已经给二支队干部子女辅导外文超过十个月了,马上要过年了,二支队常委们专门讨论,认为我付出了很多,我记得在暑假、国庆节、劳动节的时候,根据二支队干部的要求对其子女进行单独辅导,每天轮流上课,从上午9:00到11:00 ,下午2:30到4:30,晚上6:30到8:30,累了在机关食堂的桌子上打会瞌睡,武警二支队的干部非常感动,所以决定拿出几千元钱给我,要我收下。我当时就明确地表示我是为武警献爱心,拥军就意味着奉献,所以坚决分文不收。所有的人都为我对武警的深厚感情而感动。坚持为部队官兵义务上课已经4个年头了。

我记得在2002年9月,我生病在长征医院住院,为了不让官兵们失望,我依然带病准时赶到司令部通信站和一支队十中队上课。2003年3月,我母亲患病住在长征医院心内科,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我想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劝慰我"你去吧,不用管我,我将不久人世,再也没有亲人来照顾你了,你至今还没成家,爸妈都没有本事,让你作为我们的儿子吃了好多的苦,这是我唯一放心不下的,有解放军来关心你,我可以放心的走了,好好的用心为解放军服务,要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解放军就是你唯一的亲人了"。护士长听说了,主动提出让她们来照顾我母亲,我心里非常感动。三月中旬,就在我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我强忍着悲痛,仍然按时来到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官兵们上课。部队领导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部队领导得知我想办一个室内英语角,有相对固定的收入,能更好地为社会献爱心、作贡献,更好地智力拥军,同时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成家立业,所以就帮我协调了宝山区的工商局、质量管理局和税务局,在他们的直接关心下,找了一家开发公司支持我,于2003年9月30日帮我注册了"上海市傅文宝外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武警部队给了我家的感觉,我也把武警部队当作我的家,有个家的感觉真好。我在为兵服务的同时,还积极为社区群众服务。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在宝山区呼玛三村成功举办了本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免费英语角、日语角。为了让宝山区的外语爱好者有机会面对以英语、日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进行英语和日语交流,我自掏腰包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带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坐出租车来宝山区呼玛三村的英语角、日语角,与宝山区外语爱好者进行外语交流,受到宝山区的老百姓交口称赞,都说我为宝山做了一件好事实事。

为宝山区的下岗再就业,地区的精神文明,商业繁荣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的同时,在2003年7月、8月高温暑假,相继接到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虹口区新港街道的邀请,作为志愿者,分文不收,免费每次三小时,每星期一次各五次为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港街道成功举办了英语沙龙,使虹口区祖国的花朵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而又充满欢乐和进步的高温暑假,得到了虹口区青少年的家长和相关领导的好评。

8、对今后有什么企盼?

英语角、日语角献爱心是在室外举行的,所以许多学生和家长时常要饱受烈日曝晒和风吹雨打之苦,不少英语、日语爱好者和小孩的父母都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室内有空调的场所作为英语角、日语角,并且表示自己也愿意付出一定的费用,而我也想办一个大型室内英语角、日语角,有一定的收入能更好地为社会献爱心、作贡献,更好地智力拥军的同时,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成家立业,所以需要寻找一家合适的企业提供室内场所,培训中心、党校、会议厅等等。白天企业用,晚上给我用,由我提供生源,与我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我相信,只要社会帮助我下岗再就业,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以我目前拥有的才华、顽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自己已经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一定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找到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来支持我的事业,同时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不要让好心人吃亏,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精神风采发扬光大,胖老师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为了弘扬他的宝贵精神,希望整个社会都来关心好心人胖老师,鼓励大家都来奉献自己所能的一份爱。要想帮助知道胖老师更详细的故事和联系方式请上百度贴吧胖老师吧!

傅文宝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呼玛三村485号202室

邮编:200435 电话:56747776手机:13371810175

百度胖老师吧!从“英语角”走来的“胖老师”—记乐为武警官兵教授英语的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下岗工人胖老师—傅文宝一位下岗职工何以能感动中国

要想帮助知道胖老师更详细的故事和联系方式请上百度贴吧胖老师吧!感恩的上海市武警总队全体官兵,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反映一位让我们感动的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好心人——胖老师傅文宝。下岗工人“胖老师”—傅文宝不失志,利用一技之长,义务为子弟兵教授外语,受到了广大武警官兵的欢迎和称赞。傅文宝绰号叫“胖老师”。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英、日、德、法四国语言。1997年从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下岗后,没有气馁,不等、不靠、不给企业、**添麻烦,琢磨着如何以自己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下岗工人不等于就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也应该有所作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上海市的精神文明作出一个应有的奉献。八年前,他自愿当了一名教授英语、日语的志愿者,在每周六上午8:00到12:00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每周日上午8:00至11:30在鲁迅公园、每周日下午12:00至17:00在人民公园办起了英语角、日语角,已有8年之久,吸引了许多外语爱好者和求学者。2002年4月,相继接到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和武警总队一支队十中队之邀请,前去给武警官兵教授英文,知道武警官兵很想学英语,胖老师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此后,傅文宝志愿服务的对象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把义务服务的触角向绿色警营不断延伸,他那胖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部队的讲台前、学习室。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他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力求讲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激情。他通过在每个班培养两三个优秀学生作为“小教师”,带动每个班的官兵学习,台上台下互动,授课效果非常明显,每次上完课,官兵们都有兴犹未尽之感。以前有些英语基础的官兵,不知不觉中口语水平提高很快,现在也能张口说英语了,不再是“哑巴英语”了。在傅文宝的指导帮助下,不少部队学英语的氛围浓厚起来,有的成立了英语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进行学习交流;有的在自办的“队报”、板报上开辟了英语专栏,特意命名为“英语角”,提供官兵一块学英语的阵地。有的战士由于英语成绩突出,顺利通过考学,进入军队院校深造求学;有的官兵想通过学习,提高英语会话水平,参加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的行列。

如今,傅文宝的足迹已遍布上海的七个区,“胖老师”这一亲切的称呼在驻沪警营广泛传开,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授课日程排得满满的,他要给一支队十中队、二支队三中队、三支队二中队、四支队警通中队、五支队特警中队、七支队五中队、上海市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上海市武警总队医院护理部部队、上海市武警总队司令部直属警备中队等九支部队上课,而这些都是胖老师倾心甘愿为武警官兵们付出的。傅文宝的家住在沪北的宝山区呼玛三村,通常到部队一趟来回乘车就要两、三个小时,总是风雨无阻,从不延误上课时间。每次来授课,他总是自带瓶装水,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给胖老师授课费,可胖老师硬是不收。2002年9月,他生病在长征医院住院,为了不让官兵失望,胖老师依然带病准时赶到上海市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上课。2003年3月,傅文宝的母亲患病住在长征医院心内科,父亲早亡、身为独子的他想照顾母亲,可又放心不下战士们,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劝慰他:“你去吧,不用管我”。长征医院的心内科护士长得知后主动提出让她们来照顾。3月中旬,就在他母亲不幸病逝的第二天,他强忍住悲痛,仍然按时来到上海市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一支队十中队为官兵们上课,此情此景,着实令官兵们感动不已。今年7月初,傅文宝想部队干部之所想,为武警七支队开办了每周四下午15:30至17:30干部子女暑期英语沙龙,还给武警二支队开办了每周日晚18:30至20:30干部子女英语沙龙,每周三晚上还给上海市武警总队医院干部子女辅导英语,为二支队干部子女辅导外文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目前,每周六和每周日晚上6:30到20:30,给上海市武警总队六支队和八支队的干部子女辅导英文,把干部的小孩聚在一起,教他们学趣味英语。这不仅减轻了部队干部的负担,又使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感到了开心,也得到了进步,使武警干部子女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得到了武警部队相关领导的肯定表扬。几年来,傅文宝坚持不懈地为部队官兵义务授课,他送走了一茬茬的官兵,而自己头上却增添了一丝丝银发。对此,他依然无怨无悔,乐此不疲,他说,我现在43岁,还可以继续干下去,为部队官兵服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部队这个舞台上,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年9月,在武警部队领导的关心下,宝山区工商局长、质量管理局长、税务局长的支持和帮助下,帮助傅文宝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外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他希望把一个人的力量汇成众人的力量,把一个人的事业做成多数人的事业,让更多的志愿者为官兵服务。傅文宝在为兵服务的同时,积极为社区群众服务。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在宝山区呼玛三村成功举办了本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免费英语角、日语角。为了让宝山区的外语爱好者有机会面对以英语、日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进行英语和日语交流,胖老师自掏腰包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带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坐出租车来宝山区呼玛三村的英语角、日语角,与宝山区外语爱好者进行外语交流,受到宝山地区的老百姓交口称赞,都说胖老师为宝山做了一件实事。为宝山区的下岗再就业,地区的精神文明,商业繁荣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的同时,在2003年7月、8月高温暑假,相继接到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虹口区新港街道之邀请,作为自愿者,分文不收,免费每次三小时,每星期一次各五次为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港街道成功举办了英语沙龙,使虹口区青少年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又充满欢乐和进步的高温暑假,得到了虹口区青少年的家长和相关领导的好评。下岗八年以来,傅文宝以自己的爱心与奉献坚持矢志耕耘着英语角、日语角。“如果我的英语、日语知识能给人们带来满意和进步,就是证明自己才华的唯一标准。”傅文宝如是说。自己也记不清已经为多少英语、日语爱好者义务服务。作为一名志愿者,他无偿为大家服务已达八年之久,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财力、精力,这其中的风风雨雨,辛酸汗水,也许只有他一个人能体会,当然也有高兴的时候,当他在马路上,餐厅里,公共汽车上,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突然叫他“胖老师,你好”的时候,然后自我介绍“我是你的英语角几年前参加者,你不记得我,我们永远记得你”的时候,胖老师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同时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好心人知道胖老师的情况,就介绍胖老师为宾馆、企业员工培训英文、日文,有了微薄的收入,就能支持自己为社会、为武警官兵服务。英语角、日语角献爱心是在室外举行的,所以许多学生和家长时常要饱受烈日曝晒和风吹雨打之苦,不少英语、日语爱好者和小孩的父母都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室内有空调的场所作为英语角、日语角,并且表示自己也愿意付出一定的费用,而胖老师也想办一个大型室内英语角、日语角,有一定的收入能更好地为社会献爱心、作贡献,更好地智慧拥军的同时,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成家立业,所以需要我们上海社会主流新闻媒体来为好心人胖老师牵线搭桥。寻找一家合适的企业提供室内场所,培训中心、党校、会议厅等等。白天企业用,晚上给胖老师用,胖老师负责学生生源,互惠互利,相互合作,实现双赢。不要让好心人吃亏,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精神风采发扬光大,胖老师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为了弘扬胖老师的宝贵精神,也为了表示我们上海市武警总队全体官兵对胖老师的感激之情,希望整个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好心人胖老师,鼓励大家都来奉献自己所能的一份爱。我们相信,只要整个社会多来帮助好心人胖老师下岗再就业,利用胖老师自己的一技之长,以胖老师目前拥有的才华、顽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自己已经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一定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找到一位心地善良的,能够孝敬老人,懂得欣赏胖老师才华的女孩子来和胖老师共度一生。白头偕老。支持胖老师的爱心慈善事业,同时又可以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




上海群像:第1部?はぐくむ/2 街角の英语教师?傅文宝さん 

 ◇心の会话で草の根交流 

 上海中心部の人民公园わきの広场。丸刈りの男性の周りに学生らが集まっていた。 

 「英语で话しませんか」。通りかかった英国人男性が声をかけられ、轮の中に引っ张り込まれた。「青空英语教室」の始まりだ。 

 みんなから「太っちょ先生(〓老师)」と呼ばれる傅文宝さん(44)は、谁でも参加できる「英语角(イングリッシュ?コーナー)」を主宰する。人懐っこい颜つきの明るい失业者だ。 

 傅さんが英语角を始めたのは97年5月。上海の国営工场をリストラされた直後のこと。上海でも国有企业改革が本格化する中、长年勤めた职场を追われたが、悲しんでばかりはいられない。思いついたのが、82年からの独学で习得した英语だった。 

 両亲は学校に通ったことはなく、家はずっと贫しかった。傅さん自身、小中学校の时は文化大革命の影响で勉强できる环境になかった。「豊かになりたい」。工场の更衣室で英语の勉强を始めたのは、そんな理由からだ。 

 「孤独だった。でも、知识や能力を高めたら、将来はきっと豊かな生活が送れると思った」 

 初めは高卒の失业者が「英语の先生」を名乗り、见ず知らずの人に英语で话しかけることに、谁もが奇异の目を向けた。しかし、その热心さと、谁からも爱される人柄に英语の轮が広がった。 

 人民広场で活动を见守る守卫の男性も理解者の一人だ。「太っちょ先生は立派だよ。だれの力も借りずに顽张ってきたんだから」と温かいまなざしを向ける。 

 英语の资格试験は受けたことがない。目标はあくまで交流だ。「试験に合格するのが目标ではない。会话を通した交流の喜びを多くの人に味わってほしい」 

 ところで太っちょ先生は豊かになったのだろうか--。 

 6年前から武装警察部队に英语を教えるが、谢礼は断っている。工场で働いていたころの月収は1000 

この记事を印刷する 

上海群像:第1部?はぐくむ/2 街角の英语教师?傅文宝さん 

 ◇心の会话で草の根交流 

 上海中心部の人民公园わきの広场。丸刈りの男性の周りに学生らが集まっていた。 

 「英语で话しませんか」。通りかかった英国人男性が声をかけられ、轮の中に引っ张り込まれた。「青空英语教室」の始まりだ。 

 みんなから「太っちょ先生(〓老师)」と呼ばれる傅文宝さん(44)は、谁でも参加できる「英语角(イングリッシュ?コーナー)」を主宰する。人懐っこい颜つきの明るい失业者だ。 

 傅さんが英语角を始めたのは97年5月。上海の国営工场をリストラされた直後のこと。上海でも国有企业改革が本格化する中、长年勤めた职场を追われたが、悲しんでばかりはいられない。思いついたのが、82年からの独学で习得した英语だった。 

 両亲は学校に通ったことはなく、家はずっと贫しかった。傅さん自身、小中学校の时は文化大革命の影响で勉强できる环境になかった。「豊かになりたい」。工场の更衣室で英语の勉强を始めたのは、そんな理由からだ。 

 「孤独だった。でも、知识や能力を高めたら、将来はきっと豊かな生活が送れると思った」 

 初めは高卒の失业者が「英语の先生」を名乗り、见ず知らずの人に英语で话しかけることに、谁もが奇异の目を向けた。しかし、その热心さと、谁からも爱される人柄に英语の轮が広がった。 

人民広场で活动を见守る守卫の男性も理解者の一人だ。「太っちょ先生は立派だよ。だれの力も借りずに顽张ってきたんだから」と温かいまなざしを向ける。 

 英语の资格试験は受けたことがない。目标はあくまで交流だ。「试験に合格するのが目标ではない。会话を通した交流の喜びを多くの人に味わってほしい」 

 ところで太っちょ先生は豊かになったのだろうか--。 

 6年前から武装警察部队に英语を教えるが、谢礼は断っている。工场で働いていたころの月収は1000元(约1万5000円)だった。今は「英语学校」に时间を取られるが、これは无収入。家庭教师や観光ガイドのアルバイトで得る月収1200元(约1万8000円)は、中流以下の稼ぎだ。 

 「でもね、幼いころには想像もしなかった自分が今、ここにいるから」。太っちょ先生はきょうも世界に窓を开く国际都市の街角に立ち、草の根の英语交流を続けている。【上海?大谷麻由美】=つづく 

毎日新闻 2006年4月28日 东京朝刊 

日本《每日新闻》】 

上海街头的英语教师(记者大谷麻由美发自上海)


(2006-05-05)

在上海中心区人民公园旁的广场上,一群学生围着一个剃着光头的男人。“用英语聊聊吧!”他们向一位路过的英国男人发出邀请并把他围在中心。于是“露天英语教室”开课了。

这是被大家称为“胖老师”的傅宝文(音译)主持开办的“英语角”,任何喜欢英语会话的人都可以加入。傅宝文是位和蔼可亲、性格开朗的下岗工人。

他开办英语角是在1997年5月,在他从上海一家国有企业下岗之后。虽然离开了供职多年的工作岗位,但整日悲伤无济于事,于是他想起了从1982年开始通过自学掌握的英语。

傅宝文的父母没有上过学,家里一直非常贫困。他自己的小学、中学时代恰逢文化大革命,不是一个利于学习的好环境。出于“希望致富〃的理由,他开始在工厂的更衣室学起了英语

他说:“那时真孤独。但是我一心想着,只要能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将来一定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当一个高中毕业的失业者自称“英语老师”,开始用英语跟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对话时,人们都投以奇怪的目光。但是,由于他的热心和招人喜欢的性格,英语角的规模逐渐扩大。傅宝文没有参加过英语资格考试。他的目标就是交流。他说:“通过考试不是目的,我想让更多的人们体验通过会话来交流的乐趣。”他从6年前开始在武警部队教英语,但却拒绝拿报酬。他在工厂工作时的月薪是1000元,现在对“英语学校”的时间投人是没有报酬的,不过担任家庭教师或导游可以赚来1200元左右,相当于中低收人水平。他说,虽然挣钱不多,“但站在这里的是小时候所想象不到的自己”。今天“胖老师”仍然站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街头,坚持着草根阶层的英语交流



中国消费者报 袁征 【2005-11-18】 

■本报记者 袁征 文/摄

“我是胖老师,你愿意和我一起快乐地说英语吗?”在上海市人民广场,这句话已经成了广场外语角的招牌式问候语。这个外语角的召集者名叫傅文宝,今年45岁,人们都习惯称他为“胖老师”。在上海几家公园的外语角里,胖老师傅文宝的名字代表着几个传奇——熟练掌握4门外语、默默举办8年外语角、义务为武警官兵培训英文奉献爱心,更让人惊讶的是,傅文宝是一名下岗工人。

“我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也希望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

做甘心付出的热心人

傅文宝与外语的结缘,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1982年开始学英语,1987年开始学日文,其间还学了德文和法文,傅文宝凭着浓厚的兴趣,依靠业余学习班和刻苦的自学,掌握了4门外语。尽管从来没有考过任何外语证书和学历,但他始终认为,学外语的主要目的是拥有跟外国人顺利沟通的能力,证书、学历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人的真正水平。

1997年,傅文宝从企业下岗。他决定先办一个外语角,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傅文宝开始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免费召集英语爱好者举办交流活动。刚开始,他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遭到了不少歧视,很多人都怀疑他的能力。但傅文宝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他觉得只要有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每个周末,傅文宝都风雨无阻,准时到各大公园的外语角主动同大家交流。渐渐地,傅文宝融入了外语角圈子,有了不少固定的外语爱好者朋友,从外语角的参与者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召集人,“胖老师”成了大家对他的昵称。一有空闲时间,胖老师就出没于鲁迅公园、人民公园、城市规划馆的外语角,他还热心参与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新港街道组织的英语沙龙等活动。

2002年的一个星期天,武警上海总队的教导员看见傅文宝正在人民广场外语角热心地指导外语爱好者练习口语,就上前和他交谈,把武警战士想学外语的愿望告诉了他。傅文宝马上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傅文宝走进军营,当起了武警官兵的义务英语老师。

傅文宝的教学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力求讲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激情,通过台上台下的互动,授课效果非常明显。每次上完课,武警官兵们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为武警官兵上课,傅文宝一直坚持义务服务,部队领导过意不去,要给他发授课费,他坚决不收。“为武警官兵服务就是拥军,就是一种奉献,这是不能讲价钱的”。3年来,傅文宝的足迹遍布上海7个区的驻沪军营,“胖老师”这一亲切的称呼在官兵中广泛传开。

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

“胖老师的教学很风趣,没有什么说教,我们都很喜欢跟着他说外语。”11月13日,在人民广场的外语角,上海甘泉外语中学的几名高中生正在与傅文宝交流日语,她们已经参加傅文宝召集的外语角整整3年了。

人民广场游客众多,不时有外国游客被傅文宝拉进外语角。当得知是交流口语时,很多外国游客都乐意停下脚步,和外语角的成员们交谈一番,其中甚至不乏多次参加外语角的老朋友。

一位初中生由母亲陪着也来到了外语角,或许是初学,孩子只能在一旁努力地听。母亲告诉记者,这已经是连着第三个月来参加了,早就听说胖老师的外语角很有水平,人也很热心,来了之后,孩子真的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尽管已经是名声在外,傅文宝对自己的外语角还是有些不满意。“英语角、日语角一直是在室外举行的,学生和家长们时常要受烈日曝晒和风吹雨打之苦,不少英语、日语爱好者和小孩的父母也都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室内场所办英语角、日语角,可惜现在这些硬件设施还达不到”。

傅文宝的心愿很简单,就是办一个大型室内外语角,有一定的收入,然后更好地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培训中心、企业的会议厅等都可以用,白天企业用,晚上给我用,由我提供生源,与我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我相信会有企业愿意的”。

下岗8年,至今单身的傅文宝早已证实了自己的才华,他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只要社会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以我的毅力、吃苦耐劳的作风和信念,加上已经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和声誉,我一定能够更好地回报社会”。 

【关闭窗口】




この记事を印刷する 

上海群像:第1部?はぐくむ/2 街角の英语教师?傅文宝さん

 ◇心の会话で草の根交流

 上海中心部の人民公园わきの広场。丸刈りの男性の周りに学生らが集まっていた。

 「英语で话しませんか」。通りかかった英国人男性が声をかけられ、轮の中に引っ张り込まれた。「青空英语教室」の始まりだ。

 みんなから「太っちょ先生(〓老师)」と呼ばれる傅文宝さん(44)は、谁でも参加できる「英语角(イングリッシュ?コーナー)」を主宰する。人懐っこい颜つきの明るい失业者だ。

 傅さんが英语角を始めたのは97年5月。上海の国営工场をリストラされた直後のこと。上海でも国有企业改革が本格化する中、长年勤めた职场を追われたが、悲しんでばかりはいられない。思いついたのが、82年からの独学で习得した英语だった。

 両亲は学校に通ったことはなく、家はずっと贫しかった。傅さん自身、小中学校の时は文化大革命の影响で勉强できる环境になかった。「豊かになりたい」。工场の更衣室で英语の勉强を始めたのは、そんな理由からだ。

 「孤独だった。でも、知识や能力を高めたら、将来はきっと豊かな生活が送れると思った」

 初めは高卒の失业者が「英语の先生」を名乗り、见ず知らずの人に英语で话しかけることに、谁もが奇异の目を向けた。しかし、その热心さと、谁からも爱される人柄に英语の轮が広がった。

 人民広场で活动を见守る守卫の男性も理解者の一人だ。「太っちょ先生は立派だよ。だれの力も借りずに顽张ってきたんだから」と温かいまなざしを向ける。

 英语の资格试験は受けたことがない。目标はあくまで交流だ。「试験に合格するのが目标ではない。会话を通した交流の喜びを多くの人に味わってほしい」

 ところで太っちょ先生は豊かになったのだろうか--。

 6年前から武装警察部队に英语を教えるが、谢礼は断っている。工场で働いていたころの月収は1000元(约1万5000円)だった。今は「英语学校」に时间を取られるが、これは无収入。家庭教师や観光ガイドのアルバイトで得る月収1200元(约1万8000円)は、中流以下の稼ぎだ。

 「でもね、幼いころには想像もしなかった自分が今、ここにいるから」。太っちょ先生はきょうも世界に窓を开く国际都市の街角に立ち、草の根の英语交流を続けている。【上海?大谷麻由美】=つづく

毎日新闻 2006年4月28日 东京朝刊

関连记事

一覧


〔日本《每日新闻》】

上海街头的英语教师(记者大谷麻由美发自上海)


(2006-05-05)


在上海中心区人民公园旁的广场上,一群学生围着一个剃着光头的男人。“用英语聊聊吧!”他们向一位路过的英国男人发出邀请并把他围在中心。于是“露天英语教室”开课了。

这是被大家称为“胖老师”的傅宝文(音译)主持开办的“英语角”,任何喜欢英语会话的人都可以加入。傅宝文是位和蔼可亲、性格开朗的下岗工人。

他开办英语角是在1997年5月,在他从上海一家国有企业下岗之后。虽然离开了供职多年的工作岗位,但整日悲伤无济于事,于是他想起了从1982年开始通过自学掌握的英语。

傅宝文的父母没有上过学,家里一直非常贫困。他自己的小学、中学时代恰逢文化大革命,不是一个利于学习的好环境。出于“希望致富〃的理由,他开始在工厂的更衣室学起了英语。他说:“那时真孤独。但是我一心想着,只要能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将来一定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当一个高中毕业的失业者自称“英语老师”,开始用英语跟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对话时,人们都投以奇怪的目光。但是,由于他的热心和招人喜欢的性格,英语角的规模逐渐扩大。 傅宝文没有参加过英语资格考试。他的目标就是交流。他说:“通过考试不是目的,我想让更多的人们体验通过会话来交流的乐趣。” 他从6年前开始在武警部队教英语,但却拒绝拿报酬。他在工厂工作时的月薪是1000元,现在对“英语学校”的时间投人是没有报酬的,不过担任家庭教师或导游可以赚来1200元左右,相当于中低收人水平。   ,他说,虽然挣钱不多,“但站在这里的是小时候所想象不到的自己”。今天“胖老师”仍然站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街头,坚持着草根阶层的英语交流




今年夏天最热的那段日子,我到一个中队“送清凉”顺便和中队的干部座谈。座谈会临近结束,突然有个地方上的胖子出现在会议室门口,他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嗲声嗲气地和我们打起招呼:“各位首长好!”。这个留着近似光头、穿着一件皱巴巴花格子T恤的胖子的突现,使我感到很是意外,“哪来的混混儿!天桥练摊儿的溜达到上海滩来了!看来部队管理的确不严,这样的人竟能如此顺利地进入营区!”我暗自思忖着,脸上露出不快。“哦吆,这位首长面生嘛,您不认识我吧?我就是义务为你们战士辅导英语的胖老师呀。”依就是嗲声迭起,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的反感,竟亲热地径直向我伸出手来,“How do you do?”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让我有点无措,我看了一下在座的其他同志,大家都乐呵呵没有异常反应,我便条件反射地站起来,“How do you do.”我半是调侃地回敬他。“首长也喜欢讲英文呀?以后可以共同探讨的呀。”说着便递上了他的名片。中队长见状连忙打断他的话,“胖老师,这是我们刚来的副支队长,我们正在开会,你先到俱乐部休息吧”。“好呀,好呀,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Bye——”。那人倒是很知趣地走开了。

“何许人也?”或许是我一脸的疑惑,其他同志忙向我解释:他大名傅文宝,大家都喊他“胖老师”,当天他是到中队辅导战士学习外语的。其实,“胖老师”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告诉我的,大概他的体形比较有特点,人家习惯这样称呼他,而他自己也喜欢人家对他的这个称呼。大家又七嘴八舌围绕“胖老师”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便不再说他什么了。后来,我从一家媒体的报道中得知,“胖老师”是某企业的下岗工人,下岗8年了,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法语,热心组织“英语角”,义务帮助一些人自学外语,在鲁迅公园、人民广场等地的“英语角”颇有点名气,是这些地方“英语角”的组织者。 “胖老师”的事儿还真的被多家媒体报道过呢。又闻:“胖老师”的父母已经双双过世,他独自一人生活,40多岁了,尚未婚配。由于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外语和义务帮助他人学习外语方面,仅靠朋友帮忙偶尔为一些企业做点短期外语培训换取些收入,在上海这个高消费的城市里,日子过得紧张而清苦。其实,真正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几年来热心为武警部队的干部、战士乃至家属、子女辅导英语,从不计报酬。“胖老师”家住宝山,每天从家中到市内,往返路上都要3个多小时,他能坚持下来,的确不易啊!

“胖老师”对帮助别人学习外语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这种热情让人似乎无法抗拒。由于在中队那天我出于客气对他的赞美,“胖老师”竟坚持要和我共同探讨学习英语,说要帮助我走出“哑巴英语”的困境,为此,他通过总机给我打了两三个电话,说要落实给我上课的时间和内容,这一点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对于一个下岗在家,没有固定收入,而且整天忙个不停的人来说,我从内心不想多麻烦他了,更何况我现在的工作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于是,我委婉地告诉他我学习英语多年了,最近我在读一本比较专业的英文原著,希望掌握某些专业方面的词汇和了解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现在工作任务很重,学习时间难以确定等等,想以此推辞掉他对我的好意。哪知道他却说“好呀,没有关系的,学习时间你自己定吧,只要你有时间就行呀,我下周到你办公室的时候带上一本词典,让我们共同探讨”。还要拒绝吗?我实在想不到什么更好的理由了,就着样,第二个星期他真的就如期而至了。

“胖老师”走进我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满头是汗,我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赶过来的。他进门就从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掏出一本破词典和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册子,并说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测试一下我的英语水平。我不知道那本小册子是什么宝贝,连忙向他手中扫了一眼,《快乐学英语》,新东方少儿英语(KIDS ENGLISH),有没有搞错啊?难道要用这本少儿英语测试我的英语水平?这不是浪费时间嘛,我感到很不可思议。我心想:我可是早就告诉你“胖老师”我是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并且还通过了研究生英语全国统考的,这些可不是和你瞎吹的。“胖老师”对我的惊诧没作任何反应,他仿佛将我曾经向他说过的这些话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算了,既然这样我也不再解释,不就是少儿英语嘛,还能测出什么水平不成呢。他闲话不说,随手翻开那本小册子开始问我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他说汉语,让我口译成英语,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被他问的目瞪口呆,张口结舌,满脸通红。其实,这些口语中的单词都是及其简单而且都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一旦要开口说了就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往往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胖老师”还真够可以的,他上来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啊!别看他平时对我们这些支队领导非常的谦恭,甚至表现出一种谦卑,可是,一旦我不能准确回答他的提问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尽管是第一次到我的办公室,他也没有给我留丁点儿个面子,他用近乎命令的口气说“拿笔记下来!然后给我背五遍!”哦,我真的是自讨苦吃!栽了,栽到“胖老师”手中的儿童英语上了!谁让俺回答不出来呢?认栽吧!如此这般,我无法拒绝他的“命令”,等我完成了他的任务,他微笑着说“Good”,那种表情真让我感到更加难堪。

第一次课邻近结束的时候,“胖老师”突然提出要看看我说的那本英文原著,我说书是从朋友那里复印的,其他大部分都放在家里,手上只有两三张,他坚持要看看,我拿出其中的第一张。他当着我的面情不自禁地低声读了起来,读完一段之后对我说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意思,由于我事先已经看过了,心中自然明白,说实在的,“胖老师”对如此专业的英文资料理解起来也并非得心应手,他不再和我探讨如何帮我学习这本原著的事情,我的虚荣似乎由此得到一点满足。

“胖老师”第二次到我的办公室是第一次课之后的一个星期,这次他要检查我对上次那本小册子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了挽回点面子,自上次课之后我还是花了一点时间认真地学习了那本小册子。检查的结果让“胖老师”总体满意,我也似乎从中得到点感悟,而我那颗被伤害的自尊心经过了一个星期的修补也逐渐恢复了常态。这次“胖老师”不再说儿童英语的事情,而是从那只塑料袋中掏出另外一本书,我一看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不禁窃喜,这个本子当初为了考大学我可是每篇都背过的,尽管是16年以前的事情,但毕竟是花过一番功夫的,用这个本子给我上课是不是太低了点?于是,我故意提醒他说这本书我在中学的时候认真读过的,没想到他竟然说“你学的和我的这个不一样的,我这可都是精华!”天啊!同样的书还有不一样的?你“胖老师”也忒吹牛了点吧!“胖老师”说着就打开书,“你最好拿出一个本子来”他眼都不抬。接着又开始了他说一句汉语我说一句英语的练习,又是一些个简单的句子,但是的确很常用也很有用。嘿!真是邪乎了,我遇到了与第一次完全一样的尴尬,接下来又是近乎命令的口气“拿笔记下来!给我背5遍!”如此这般,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大约20句的时候,“胖老师”才停下来。这次课结束前他对我进行当堂测试,我顺利过关,他很高兴地说“很好,很好,很不错了。不过,这本书到处都能买到的,你回头不要自己买回家看,我就是要从另一个角度让你重新掌握这些东西的。”离他给其他人上课还有一些时间,“胖老师”和我聊起他对学习英语的体会,他说:一个人学习外语如果不能开口说是不行的,语言本身是便于当面口头交流的,你如果不会说怎么行呢?事实上,如果不能开口说,很多单词就容易忘记。在我国,我相信凡是能开口说外语的人外语水平都不会低,因为很多人都是学习了很多年外语都不会说的。中国不是美国,在美国,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或许认识不了几个字,中国人和他们不一样。如果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怎么算学好英语了呢?你们部队的同志如果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将来的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工作。

“胖老师”说他除了外语和“英语角”上一起共同学习外语的朋友外,别无其他了,“父母都不在世了,我下岗8年,40多岁了,头发都开始变白了,至今连恋爱都没有谈过。”“你为何不先成家呢?”我此话一出便感到冒昧。“事业无成呀,谈什么恋爱,养家户口需要钱的呀,自己苦点就算了,哪能让别人跟着我受苦呢。”“胖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特别轻松,我猜测他不知说过多少遍了。对于未来,“胖老师”说他有一个特美好的构想,一个愿望,希望能和其他企业家合作办一个外语培训机构,那是个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英语角”,是一个所有想练习外语口语的人的好去处,当然可能不再是免费的。我问他有多少人能愿意去呢,特别是收费以后还有这么多的人愿意参加吗?“学员没有问题啊,我胖老师在上海的学生多着呢,我是桃李满天下的呀,这几年来给我留下电话的学生有几千个的”。说起他的“英语角”朋友,“胖老师”顿时眉飞色舞起来。我并不怀疑他真的有几千个“学生”,大上海这么多人,有几千个人到过他的“英语角”是完全可能的。“我现在是有营业执照的呀,都是我朋友帮我办的,他们看我没有钱就找工商局的人帮我讲话。不过,我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不能正常开业的呀,工商局的人说如果再不开业我的执照会被吊销的呀。”说到这里“胖老师”便流露出一脸的无奈,仿佛美好的未来正从他的眼前淡去。对于“胖老师”自己勾画出的美好未来,我真的不知道梦想和现实之间到底还有多远的差距,我甚至怀疑“胖老师”选择的路是不是一条金光大道。但是,面对一个下岗8年,通过自学掌握多种外语的人,谁又能够轻易断言没有奇迹发生呢?

这个论坛需要你的关心和参与!

令人钦偑!看来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呀。

我在湖南卫视的《晚间》看到相关报道,印象非常深刻,然后在网上搜的。理解一点,毕竟人是要精神寄托的,教英语就是他的寄托吧,而且这种寄托光明正大,没啥不好的。

不过,是否在理想与现实中间找一个平衡点呢?

各位看官,也不要不屑,当是一道风景吧!



重读往日旧文

光阴似箭啊,日月如梭!

转眼又是一年,我认识胖老师已经是2年前的事情了,其间又有许多事情发生,我无言。

人生来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命运是多变的。冬夜温暖的房间,空调的风呼呼地吹着,我不知道胖老师的房间此时是怎样的。

一个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我的能力是如此的微弱。

人不能生活在幻想之中,但是人不能没有梦想。

精神生活不丰富者是糟糕的,精神生活过于丰富者也是悲哀的,生活就是这样塑造着人们。社会有既成的准则。

我不知道胖老师是否还整天奔走在他的天地里,我对胖老师描绘的关于他的美好未来从来就没有轻信过,我有不轻信的理由。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不管这个空间多么的狭窄和拥挤。

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幸福和快乐着!!

这个论坛需要你的关心和参与!

我认识一位“胖老师”我就是义务为你们战士辅导英语的胖老师呀。”依就是嗲声迭起,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的 反感,竟亲热地径直向我伸出手来,“How do you do? ... 中队长见状连忙打断他的话,“ 胖老师,这是我们刚来的副支队长,我们正在开会,你先到俱乐部休息吧”。 ...

号称会多国语言的"胖老师"

搞笑的“胖老师”


上海有个不计报酬的"胖老师" 

据<中国改革报>报道 在上海,提起博文宝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提起胖老师却家喻户晓.有人说胖老师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这个品牌象征着质朴无私的人品,而盛名之下的博文宝却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多年来,胖老师义务教授英语,日语,并形成颇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英语角.鲜为人知的是,他曾是宝钢集团下属一钢公司一名下岗工人. 

8年前,博文宝以一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教授英语,日语,2002年4月起,接受武警总队司令部通信站和武警总队一支队十中队的邀请,他开始给武警官兵教授英文.从此,他每周一到每周五晚上的授课日程排的满满的,要给9支部队上课. 

博文宝在为兵服务的同时,积极为社区群众服务,为了让宝山区的外语爱好者有机会面对面与外籍人士进行英语和日语交流,胖老师自掏腰包请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乘出租车来宝山区呼玛3村的英语角,日语角,与宝山区外语爱好者进行外文交流,收到宝山区的老百姓交口称赞. 

英语角,日语角的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人们时常要饱受烈日曝晒和风吹雨打之苦,不少英语日语爱好者都希望能有一个稍好的固定场所,而胖老师也想办一个大型室内英语角日语角,但这对没有收入来源的胖老师来说是相当承重的负担. 

宁波晚报2006年6月18日星期日 A6版,中国新闻社会 责任编辑:罗文颖 组版:何亚红 校对:马丽芬 新闻热线:87777777






译境翻译公司BBS|上海翻译论坛|同声传译交流论坛|自由译员社区|外籍母语翻译交流|寻找上海翻译工作|兼职翻译招聘|笔译口译项目发布| 上海翻译资源| 小语种翻译资源| 证件翻译资源| 留学文书翻译模板| 翻译语料术语库| CAT翻译软件|Trados技术交流 英语高级翻译群 德语高级翻译群 法语高级翻译群 俄语高级翻译交流群 日语高级翻译交流 阿拉伯语高级翻译群 翻译公司网络营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