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公司_从把lesbian译成“黎巴嫩”事件盘点历史奇葩翻译

发表时间:2016/04/02 00:00:00  来源:www.e-ging.com  作者:www.e-ging.com  浏览次数:2446  


这两天,“一个爱尔兰家伙和一个黎巴嫩团体”火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看:
  一位名为顾建光的译者把《政策悖论》一书中的“an Irish gay and lesbian group”翻译成了“一个爱尔兰家伙和一个黎巴嫩团体”在翻译界掀起了一番争议。同时历史上那些奇葩翻译也被一一翻了出来。
  神译三杰
  这位译者顾建光虽然可能没去过黎巴嫩(Lebanon),但却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公共管理系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周濂发朋友圈说:“这本译著堪与A股熔断、千年寒潮、帝吧出征并列2016四大奇观。”更有人将之与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把“Chiang Kai-Shek”(蒋介石)翻译为“常凯申”、北大硕士和教授把“Mencius”(孟子)翻译为“门修斯”(出自《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由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与硕士、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胡宗泽和赵立涛翻译,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校对),并称为“神译三杰”。
  常凯申与毛昆仑
  “常凯申”误译事件出现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所著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中。至于出错原因,一是王奇在书中临时加入了一个章节,来不及校对,二来,大概是因为熟用汉语拼音的他并不了解威妥玛拼音的翻译方式。2009年6月,在该书出版8个月后,中央编译出版社表示已经停止了这本书的发行。
  在“常凯申”被人熟知以前,2006年曾出现过一位“毛昆仑”同志。在一篇质疑甘阳等人是否真正读过施米特的文章里,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写道:“施米特引用了中国诗人昆仑的诗句来展望这种世界革命或战斗下的真正的政治的斗争和和平:把革命和战斗的火种当礼物,一把送给欧罗巴,一把送给美利坚,一把留给中国自己,这样和平才会来主宰世界。”段尾注明:“这是本人的翻译,未查到昆仑原诗。”
  刘仲敬的《英国史》
  一篇题叫《羞煞严复,气煞休谟——评刘仲敬译<英国史>》的文章,豆友David用洋洋近2万字之言控诉了译者刘仲敬的“英文水准之低下,历史素养之粗劣,翻译态度之轻佻,错误名目之繁多”。这部让晚年休谟一直念兹在兹、与吉本《罗马帝国兴衰史》和罗伯逊《苏格兰史》并称于世,堪称18世纪“哲学历史学”之鸿篇巨著的《英国史》,被汉译活生生地糟蹋了!
  因为这位喜爱以严复自况的刘老师翻译错误太多,书评君担心就是今天三条推送文章全都说这本书也说不完呀,姑且从David的文章中捡了两个高中生亦能看出的错误放在此处。
  也不知道“economy”除了“经济”还有“俭约”之意,将“want of economy and an ill-judged liberality were Henry’s great defects ”(不知俭约和不得其所的慷慨是亨利最大的缺点)译为“亨利最大的弱点就是财政困难和欠考虑的慷慨赏赐”。
  不知道“raise”除了有“供养”之外还有“提高”之意,把“The committee of danger in April 1648 voted to raise the army to 40,000 men”(1648年4月,危机委员会投票决定将军队增至4万人)译为“1648年4月,危机委员会投票通过决议:供给四万大军”。
  “毁书不倦”姜志辉
  想来,“姜志辉”这个名字应该是出现在诸多读者的翻译黑名单之中的,豆瓣上甚至有个小组,就叫“姜志辉:毁书不倦”。他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另一个身份是“著名的争议译者”,在10年时间里翻译了20多本书,涉及哲学、心理学、历史和医学等诸多领域……
  2005年夏天,多位网友指出姜志辉译作《创造进化论》里有“多个错误”。网友Malebranche发帖说,在翻开商务印书馆新版《创造进化论》时,自己“吃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译者的法文水准之差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对柏格森哲学的了解恐怕也接近于零。这个译本无页不错,无段不错,几乎是无句不错"。
  2006年,网友“羽熊”的一篇帖子《姜志辉:“强奸”阿伦特〈精神生活〉的中国翻译家》被广泛转载。该帖列出了姜译《精神生活》(江苏教育出版社)的55处错误(比如把the wisdom of the ages(各个时代的智慧)翻译为“老年人的智慧”啦),并称这只是从前十几页找出的,直斥姜志辉“不是在翻译阿伦特,而是在强奸阿伦特”。
  还有谁在“译者黑名单”?
  龙婧和李斯当然是最著名的两位啦,前者被网友评为“世上最牛译者”,后者是“史上最牛译者之一”,合称为翻译界的“金童玉女” 。2007年,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学者王晓渔发现,有个叫“龙婧”的译者,4年内译了23本书,横跨文史哲诸多领域,李斯则翻译了涉及12种语言的26部作品,2006年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全部署名“李斯等”,且涉嫌“中译中”。不仅如此,“李斯等”的译作范围不仅限于文学领域,其生产规模比龙婧更为庞大,已经达到“集团经营”的程度:《生活策略》《卡帕传》《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思想录》……包括台湾地区也曾出版过他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译作。
  还有一个叫“宋瑞芬”的译者,不但翻译出版了未经作者授权的《百年孤独》,而且还翻译出版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源氏物语》《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悲惨世界》《呼啸山庄》等多部外国文学经典,其中包括了英、法、俄、日、西班牙、意大利诸多语种——这位“宋大神”大概相当于我们小时候熟悉的“佚名”吧,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后来据媒体调查得知,宋瑞芬是由某个书商杜撰出来的一个任职于某著名大学外语学院的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