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术语翻译专家-译境翻译公司谈科技术语翻译技巧和注意事项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因此,翻译对接受者(听众或读者)的效果,应该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实践表明,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规范性的准则,才能提高翻译质量和达到加强交流的目的。
一 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是翻译界长期以来争论较多的一个重要问题。到目前为止,翻译尤其是科技翻译还没有一个可资遵循的统一标准。因此笔者根据翻译的本质和翻译理论以及语言的特点,在总结前人提出的翻译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下列科技翻译的标准。
一要准确:就是理解和表达科技内容,包括科技概念(尤其是科技术语)、语言形式、逻辑关系、符号公式、图表数字等要准确无误,要忠实于原文。
二要简洁:就是用词、造句、行文要简洁明了精练通顺。
三要规范:就是语言、文字、术语、简称、符号、公式、语体、文章体例、计量单位等都要规范统一,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二 科技术语翻译原则:
第一, 科学性原则。比如石油工程名词中有个doghouse, 过去直译为“狗窝”, 不确切也不雅, 现在定名为“井场值班房”。公路中的catwalk 曾称“猫道”, 现在翻译为“施工步道”。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翻译工作中的“信、达、雅”原则。
第二, 单义性原则。一个术语只能表达一个概念, 反过来, 一个概念也只能有一个术语与之相对应。如大气科学中的nowcasting 曾有“现时预报”、“现场预报”、“即日预报”、“短时预报”、“临近预报”等5 个译名, 现在统一翻译为"临近预报"。又如地理学中的overlandflow 曾被翻译为“坡面水流”、“坡面漫流”、“陆面水流”、“地面径流”、“表面水流”等8 个词, 现在统一为“坡面流”。
第三, 简明性原则。radiodetectingranging 意思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 按英文词首radar 音译定名为“雷达”。longrangeandtacticalnavigationsystem 全称是“远程战术导弹系统”, 现按其缩写词LORTAN 音译定名为“罗坦系统”。
第四, 习惯性原则。如英文robot 定名为“机器人”是不准确的, 其本质不是“人”而是“机器”, 称其为“拟人机”或“智能机”更确切。但是考虑到社会上已普遍接受“机器人”这个称呼, 就约定俗成, 不再改称, 以免引起新的混乱。但专家认为, 科技名词还是应该向科学性靠拢,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如遇约定俗成的情况, 可在定名时采取变通的办法, 使旧术语向新术语逐步过渡。如计算机术语menu 已约定俗成为“菜单”, 但显然计算机中没有“菜”, 从其功能上分析定为“选单”更为科学。考虑到其习惯性, 公布规范术语时, 确定为“选单”, 而将“菜单”作为“俗称”( 不推荐使用的术语)。等到社会承认“选单”后, 再废止“菜单”的使用。这是一种积极稳妥的方法。
第五, 系统性原则。highway、expressway、freeway过去都译为“高速公路”, 现在分别译为“公路”、“快速路”、“高速公路”。
第六, 协调性原则。如probability 这一概念, 在数学中定名为“概率”, 而在物理学及其他学科中, 过去多翻译为“几率”或“或然率”。其实“概率”、“几率”、“或然率”说的都是一回事。现在统一按其主学科数学定名为“概率”。
第七, 中文特性原则。如物理学名词damping 的汉译过程中, 有译为“减幅”、“阻迟”等说,均欠贴切。物理学家杨肇宁先生偶发奇想, 得“尼”字有“逐步减阻”之意, 遂译为“阻尼”, 应用巧妙得体, 沿用至今。又如mirage 一词表示“一种与大气温度分布有关的反常大气折射光现象”, 由于中国早有“海市蜃楼”之说, 故定名为“蜃景”。
第八, 国际性原则。如采用“原文音+义”的方法, 把AIDS 翻译成“艾滋病”; 采用音译的方法,把clone 翻译成“克隆”等, 这样便于在国际交往中对等互译。
三 常见的翻译方法
1.意译法
意译就是对原词所表达的具体事物和概念进行仔细推敲, 以准确译出该词的科学概念。这种译法最为普遍。由于汉语是表义语言, 因此意译是翻译科技术语的首选方法, 在可能的情况下, 科技术语应采用意译法。例如:
High Technology 高科技
Holography 全息摄影术
Camera Recorder(Camcorder) 摄录机
Bulletin Board System(BBS) 电子公告板
The Knowledge Economy 知识经济
Videophone 可视电话
E- mail 电子邮件
Magnetic Levitation(Maglev) 磁悬浮列车
2. 音译法
音译法:对于像计量单位、科技发明、材料、化学品名称等这样的技术术语,一般应使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例如:
ohm(欧姆) ,calorie (卡路里) ,joule (焦耳) ,nylon (尼龙) ,Vaseline (凡士林) ,mica bond(米卡邦德〈一种绝缘材料〉) ,sonar (声纳) ,quark (夸克) ,logic (逻辑) ,等等。
3. 意译、音译共用法
意译、音译共用法:对于有些技术术语来说,它们既有意译名,又有音译名,二者同时使用。翻译时,选择任何一个都可以。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意译逐渐取代音译。例如:
vitamin : 维生素(意) / 维他命(音)
penicillin : 青霉素/ 盘尼西林
engine : 发动机/ 引擎
microphone : 话筒/ 麦克风
combine : 联合收割机/ 康拜因
laser : 激光/ 莱塞
4. 形译法
形译法:此方法多用于用字母表示其外形的技术术语的翻译,可以选用近似该字母形状的汉语来翻译;也可保留原英文字母不作翻译,但保留的字母有时表示形状,有时表示概念,应注意区分。例如:I-bar工字钢,工字条 U-iron槽铁
O-ring环行圈 V-belt三角皮带
T-square丁字尺 twist drill麻花钻
2.以某个字母代替某种概念时,可直接将字母译出。例如:
X-ray X光 a-iron a铁
Y-ray Y射线 p-n-p junction p-n-p结
5.音译、意译融合法
音译、意译融合法:有些技术术语在翻译中,部分使用音译,部分使用意译,二者兼顾。例如:
topology : 拓扑学
motorcycle : 摩托车
ampere2meter : 安培表
tannic2acid : 丹宁酸
neon sign : 霓虹灯
Franklin antenna : 弗兰克林天线
6.还有一些情况下,我们在译文中,直接用原英文,不作翻译。例如:
Windows 98 ,Word 2000 ,Office star ,等。
四 科技术语翻译中的几对矛盾
一、形容词修饰语与名词修饰语
科技英语中有一种名词化(nominalization)倾向,但由于名词修饰语与名词之间有时存在着深层的语义关系,这就决定了名词修饰语与形容词修饰语有时在语义方面有显著区别。
例如:
efficiency expert 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的专家
efficient expert 工作效率高的专家
obesity specialist 肥胖病专家
obese specialist 胖专家
riot police 防暴警察
riotous police 暴乱的警察
一般说来,名词定语侧重于从职能方面修饰或限制另一方面,而形容词修饰名词只在属性方面起修饰作用。
有时名词修饰名词,但其中一个名词更具动词属性。
例如:
skin lamb 剥羔羊皮
juice orange 榨橘子汁
dust furniture 家具除尘
fireman 司炉
milkman 送奶人
heartman 换心人
二、正语序与反语序
在很多场合,我们翻译科技术语可依照原语中的固有词序,但有时为了符合汉语特性则需做词序调整。
例如:
dot-character non-impact printing technique
点阵字符非击打式印刷技术
但在汉语中,往往把表示颜色、形状和否定意义的词放在最前面。
最佳译法:非击打式点阵字符印刷技术
与此类似,decision tree classifier经过词序调整后译为“树形判定分类法”。
其它例子:
zinc-dead battery 铅锌蓄电池
dedicated microprocessor system 微处理机专用系统
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 商业通用语言
buffered input/output channel 输入输出缓冲通道
common user network 用户公用网
shorted diode fault 二极管短路故障
三、音译与意译
当一个新科技术语出现时,由于我们对它的内涵把握还不够准确和深入,往往为了应急而采用音译的方法。
例如:
hormone 荷尔蒙
combine 康拜恩
后来分别改译为“激素”和“联合收割机”,含义非常清楚。
音译的误区
由于受到语言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影响,现在有许多译者有些盲目一味采用音译,在翻译商标和品牌时更是如此。
例如:
goodyear 固特异轮胎
compass 康巴斯石英钟
diamond 戴梦得钻石
这种译法对英语初学者的影响犹如错别字对小学生的影响一样有害。
正确的做法是,碰到词组型科技术语时,如果从各类词典中找不到与其相应的译法,则应对该科技术语进行语义分析,结合科技术语翻译的一般原则,尽可能恰当地将其译出。如果是单词型科技术语,则可采用音译法,然后在译音的后面加括号,括号中附上原语单词,留待定名委员会或今后理解科技术语内涵后再对其译法进行修正。
四、简洁性与理据性
科技术语翻译要求做到简洁。
例如:
hot air宜译为“热空气”,而非“炽热空气”,而且像助词“的”在汉译科技术语中往往是省略的。
有时为了得到一种理据性的效果,则往往需要恰如其分地增词。
例如:
hi-rail track evaluation car 公铁两用轨运检查车
五 科技术语翻译中的增词现象
科技术语翻译的最高境界:确切、简洁、具有理据性。
确切、简洁是基本准则,而为了做到具有理据性,有时就牵涉到增词的问题。
汉语构词法与西方语言的构词法的区别:
汉语主要属于句法型构词法,通过构词法创造出来的汉语科技术语有主谓式、动宾式或偏正式等结构。
在拥有词形变化的西方语言中,常见的构词类型属于形态学类型。
在翻译科技术语(尤其是合成科技术语)时,应该联系汉语词法上的特点,结合传统的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翻译方法,适当地将科技术语译成主谓式、动宾式或偏正式等结构。
在这几种结构中,往往需要增词,其中在主谓式、动宾式科技术语中主要增加动词,而在偏正结构的科技术语中则主要增加名词。此外,在某些场合还需要增加副词、形容词等词类。
1. 增加动词
在科技词汇中,大量采用名词性前置定语代替各种结构的后置定语,而汉语中使用的动词远比英语多,因而在科技术语汉译时,通常需增加动词以使其更加完整。
例如:
ballast car 运渣车
drum barrow 放线车
general goods station 综合性货运站
又如,动名词具有名词和动词的双重属性,因而汉译时可增加具有动词概念的词:
programming 程序设计
coding 编码
automatic centering 自动对中
再如某些小品词也具有动词意义,翻译时需增加动词:
up-and-down train 上下行列车
on-board computer 机载计算机
2. 增加名词
科技术语的主体就是名词结构,但有时需增加原文中隐含的名词,使汉译的科技术语更加形象。
有两种情况:一是增加纯粹的名词,二是增加“式”、“性”、“态”之类的词。
例如:
high-wide load indicator 货车装载高宽表示器
high-wide load clearance detector 货车装载高宽限界检测器
以上两例增加了表示范畴概念的名词“货车”。
又如:
in-line quenching 余热淬火(增加“热”)
pressure cooling 压流冷却(增加“流”)
一般说来,“式”跟在名词后,而“性”、“态”则常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例如:
bite fitting 卡套式接头
suspension insulator 悬挂式绝缘器
oil bath air filter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stiff piston 刚性活塞
dynamic flip-flop 动态触发器
在科技术语翻译中,一般不用助词“的”,而代之以“式”、“性”之类的词。
例如:
portable generator 便携式发电机
有时增加名词可提高理据性效果,如:
Y-direction Y方向
loran 劳兰远航仪
3. 增加副词
主要是增加表示时间概念的副词:
lift & carry forward motion 先提升后前送动作(增加“先”、“后”)
FOR(free on rail)铁路费用已付(增加“已”)
4. 增加形容词
主要指在熟悉科技术语内涵的基础上增词,如:
cut and cover 明挖法
up-and-down hump yard 双向驼峰编组场
dump truck 自卸卡车
增词的场合和增词的方式千差万别,其中最主要的增词方式有:
1. 根据科技术语的内涵增词
属逻辑增词,例如:
walkie-talkie 步话机
automatic width control oneshot 自动脉宽控制单稳电路(增加 “脉”)
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寻道时间
bipolar memory device 双极半导体存储装置(增加“半导体”)
2. 增词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这属修辞增词,例如:
semi-permanent coupler 半永久性接头
initial compression 初始压缩
key switch 按键开关
3. 根据常识增词
使汉译的科技术语更为形象,例如:
dog clutch 爪形离合器
infinite adjustment 无级调速
rubber-metal spring 橡胶-金属夹心弹簧
portable transmitter-receiver 便携式收发两用机
4. 增词以简化语法合成词的翻译
例如:
speed control by field weakening
不好的译文:采用削弱磁场的速度控制
较好的译文:磁场削弱法速度控制
要在众多科技术语的翻译中找出增词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这里只是一些基本的讨论和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2. 秦荻辉,《实用科技英语写作技巧》,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范武邱,《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讲评》,外文出版社
4. 童丽萍、陈冶业,《数、符号、公式、图形的英文表达》,东南大学出版社